谈劳动争议案件证明标准
本文关键词:谈劳动争议案件证明标准
更多相关文章: 证明标准 用人单位 劳动争议案件 高度盖然性 劳动者 证明责任 诉讼案件 民事案件 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
【摘要】:正由于我国没有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特别法,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一般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确立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标准时,通用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明标准。但我们认识到,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无论是性质还是证明责任的分配均与一般民事案件有着相当的区别,鉴于劳资双方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能够获得诉讼资源的渠道和可能性、付出成本的心理价位等等,存在相当大的落差,在考虑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证明标准时也应当与一般民事案件加以区别。笔者就此作简要分析。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证明标准 用人单位 劳动争议案件 高度盖然性 劳动者 证明责任 诉讼案件 民事案件 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由于我国没有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特别法,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一般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确立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标准时,通用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明标准。但我们认识到,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无论是性质还是证明责任的分配均与一般民事案件有着相当的区别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刚;王成军;;关于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法律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成协中;;中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模式与规则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的不利推定[J];北京仲裁;2011年02期
6 王勇;;对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倒置”的质疑[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7 宋泽通;;论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鑫;;浅析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立法沿革[J];成功(教育);2010年05期
9 胡苷用;;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及其推定规则[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祝芹;;给付型不当得利的证明责任分配[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陈宏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以行政诉讼视角的法律分析[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奚玮;;自认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何丽新;付超伟;康南;陈悦;朱明;;无单放货实务问题研究——国内各级法院153个无单放货案件之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章恒筑;要件事实原论[D];四川大学;2006年
9 张友好;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赵俊甫;刑事推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孟志立;论过错责任在合同法中地位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玉莲;从诉讼效益分析民事审级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丽红;民事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状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何朝忠;版权转让中受让方权益保护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国玲;论事实推定[D];吉林大学;2011年
8 魏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峰阁;论民事自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李恩正;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信峰;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J];政法论丛;2001年06期
2 李艳;;也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郭杰;;两大法系证明标准之比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4 李辉;;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J];前沿;2008年07期
5 曾秀伟;伍贤华;;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反思[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6 郝振江;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张建权;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曹洪喜;;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反思与重塑[J];天府新论;2008年S2期
9 白璐;;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浅论[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5期
10 王嘎利;;证明标准建构的虚幻与现实——从考察两大法系国家的证明标准历史出发[J];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智俊;;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卜贵荣;;论审查逮捕条件的证明标准[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卜贵荣;;论审查逮捕条件的证明标准[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齐彬利;;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王圣扬;;论证据立法中的证明标准[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张志鸿;;浅议火因证明标准的层次性[A];2002年湖北省火灾事故调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许永杰;贺宝健;;举证责任的分配与证明标准的衡量[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统才;本案证明标准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朱亚男邋史承豪;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左言军;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郭秀玉;门槛取消引“爆”劳动争议[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常民;民事疑案的证明标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6 王兴亮;何谓“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N];法治快报;2004年
7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民一庭;劳动者天价索赔难获法院支持[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记者 陈 羚 通讯员 张海娟;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有新规[N];泰州日报;2006年
9 姜伟 何家弘 卞建林;证明标准的若干问题[N];检察日报;2001年
10 刘照平;对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东平;论性骚扰纠纷的民事诉讼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赵信会;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雄飞;检察官证明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段文波;要件事实的基础[D];重庆大学;2007年
9 刘春梅;自由心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基础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素贤;从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确立及司法兑现[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2 郭敬杨;民事证明标准及其在海事审判中的运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3 朱健;冷暴力犯罪的证明标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朱凤达;证明标准与诉讼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利;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零庆鸣;论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证明标准[D];暨南大学;2011年
7 何妮;论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适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尚粉红;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重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尹红;论我国提起公诉证明标准的要求[D];湘潭大学;2003年
10 朱格林;试析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20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2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