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7-10-13 00:04

  本文关键词: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新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特点 新路径


【摘要】:就业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较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状表明,失业保险制度升级为就业保险制度,能有效克服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有余、促进就业不足,失业保险制度难以与就业促进等无缝对接问题。就业保险制度尝试用保险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具有保险覆盖的范围更广,失业给付的附加条件增多,政府出资的范围明确,追求财务独立,整合政府就业促进部门及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能等特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有不足,需要以就业保险的制度优势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覆盖面,完善保险费率与保险待遇制度,加强就业促进和就业预防功能,提高失业保险的管理成效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的就业保险制度。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特点 新路径
【分类号】:D922.5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促进功能研究颇为关注,试图把就业促进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从就业促进的角度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足进行完善,这基本符合我国现实情况及国际发展趋势。但在探索过程中却忽略了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的发展趋势及改革路径,未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忷英;杜静;;失业保险制度应强化就业促进功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小教;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陈雷;王振;;贝弗里奇福利国家思想的诠释与启示——兼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战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黄俊;;影响大学生期望工资因素实证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赵利;王振兴;;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从容,张凤鸣;下岗职工为何不愿与国有企业脱离劳动关系[J];商业研究;2001年11期

6 宗彩娥;李昊远;;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特点研究——以常州大学毕业生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7 汤琼峰;;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中的产业转型与失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刘雪斌,何筠;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和发展[J];当代财经;2004年01期

9 龙雪鸣;蒋本桂;;高校未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10 王军旗;我国失业问题的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珏岚;;经济高增长为何不能带来高就业——“奥肯悖论”的经济政策学解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2 段华洽;;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系统思考[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谌新民;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赵鑫;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宏艳;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高杰;政府R&D投入对中国就业的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君达;城市化进程中无锡就业保障和促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钟平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龙井仁;SA8000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外贸法律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琳琳;论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英敏;我国当前失业保险制度与再就业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敏;产业集群升级背景下的非正规就业演进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李渝;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9 赵雯;我国政府促进就业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超;西安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失业保险基金投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方方;就业保障——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取向[J];四川财政;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钦;试析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J];岭南学刊;2003年03期

2 杨方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唐兵;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黄振华;完善失业保险 构建社会和谐——对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王晶;;论转型期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6 祥荣;;我国有2400万人获益于失业保险制度 国家劳动保障部拟修订《失业保险条例》,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J];劳动保障世界;2008年01期

7 王叶菲;张婷婷;;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李英敏;潘宜亚;马天娥;;小议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与促进再就业[J];理论导报;2009年10期

9 卢敏;;我国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有效性评估体系的构建及优化[J];学习月刊;2011年20期

10 王静;;关于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探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段华洽;;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系统思考[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2 ;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状况与评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宝勤 实习生 代容;建立我省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N];各界导报;2013年

2 中国社科院 王延中 车伟;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目标与路径[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温彬 徐明圣 符海星;日美失业保险制度比较及借鉴[N];金融时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武唯;失业保险制度:从象征到有效实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5 记者  孟昭丽 曹健;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七大不足[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贺贵;我盟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7 周正平;我国已有2400万人受益于失业保险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吉林市社会保险公司 崔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构建生活“安全网”[N];经理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顾鑫;构建适应农民工需求的失业保险制度[N];中国证券报;2013年

10 中国社科院 王延中 张车伟;切实完善失业保险制度[N];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别朝霞;失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丁煜;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萌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褚一鹏;山西省失业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3 柏灵;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控制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4 黄娅;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景增;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功能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亚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国志;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8 李文涛;失业保险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杜晓郁;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探讨[D];延边大学;2002年

10 朱U,

本文编号:102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2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