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4:08
本文关键词:退休年龄法律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退休年龄 法律制度 人口老龄化 养老基金缺口 调整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医疗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和健康期,尤其是老年人退休后余年和健康期的不断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给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带来沉重的压力。但是目前我国适用的退休制度仍然是50年代制定的,时至今日,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退休年龄设置过低的弊端给国家如何解决老龄化、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等问题提出挑战。本文以贵阳市当前的退休年龄现状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特别以老龄化对贵阳市劳动力资源的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概括了调整退休年龄提出的社会背景,并对延长年龄与劳动就业、养老基金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调整退休年龄改革制度的势在必行。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困难,但我们可以逐步分阶段推行,最后提出了调整退休年龄设置的构想和改革有关退休年龄法律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退休年龄制度相关理论概述。主要介退休及退休年龄的涵义、退休年龄制度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退休年龄制度的意义。这部分对于承上启下,对积极探索调整退休年龄的法律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制度状况分析。这一部分阐述了我国退休年龄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关于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观点综述及评价。通过借鉴专家学者的经验,提出应当对退休年龄制度重新设计。 第三章:贵阳市执行退休年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这部分内容以贵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据比较说明,提出了贵阳市在执行退休年龄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四章: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可行性分析。这部分内容以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就退休年龄制度的调整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新旧退休年龄制度的合理衔接、特定群体的影响以及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全面分析,提出调整退休年龄具备可行性。 第五章:完善我国退休年龄制度的思考。这部分内容结合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推而广之,提出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退休年龄 法律制度 人口老龄化 养老基金缺口 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0
- 第一章 退休年龄制度相关理论概述10-14
- 第一节 退休及退休年龄的涵义、条件10
- 第二节 退休年龄制度的理论基础10-11
- 1、可持续性发展理论10
- 2、代际公正理论10-11
- 第三节 研究退休年龄制度的意义11-14
- 1、保障劳动者退休权益11-12
- 2、缓解我国人口年龄比例失衡12
- 3、保持养老基金供给平衡12
- 4、完善退休年龄管理制度12-13
- 5、对贵阳市退休年龄制度进行研究的意义13-14
- 第二章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制度现状分析14-19
- 第一节 我国退休年龄制度的历史沿革14-15
- 1、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14
- 2、改革开放后至今14-15
- 第二节 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观点综述及评价15-18
- 1、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观点15-16
- 2、维持退休年龄制度的观点16-17
- 3、部分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观点17-18
- 第三节 对上述观点的总体评价18-19
- 第三章 贵阳市执行退休年龄制度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19-34
- 第一节 贵阳市退休年龄制度状况19-23
- 1、人口基本状况19-21
- 2、养老保险参保情况21
- 3、城镇失业登记情况21-22
- 4、养老保险收支情况22
- 5、从业人员情况22-23
- 第二节 贵阳市执行退休年龄制度面临的问题23-27
- 1、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23-24
- 2、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增大24-25
- 3、女性退休年龄操作困难25-26
- 4、特殊退休“打破”了退休年龄的规则26-27
- 5、“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27
- 第三节 贵阳市执行退休年龄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7-34
- 1、退休年龄制度设置不合理导致老龄化进程加速27-28
- 2、退休年龄制度设置不合理引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增大28-30
- 3、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年龄制度的设置缺乏科学性30-31
- 4、女性退休年龄制度的设置缺乏科学性31-32
- 5、经济体制背景下特殊提前退休制度的负面影响32-34
- 第四章 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可行性分析34-44
- 第一节 调整退休年龄有益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34-37
- 1、人口老龄化与平均寿命的延长34-35
- 2、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影响35
- 3、现行退休年龄制度的设置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35-36
- 4、退休年龄制度的调整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36-37
- 第二节 合理解决新旧制度衔接37-39
- 1、制约退休年龄制度调整的主要因素分析37-38
- 2、退休年龄制度调整应具有合理性、稳定性和延续性38-39
- 第三节 合理解决特定群体退休年龄问题39-41
- 1、女性提前退休39-40
- 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40
- 3、因病或非因工提前退休40-41
- 4、国有企业改制提前退休41
- 第四节 调整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有限41-44
- 1、影响就业的原因分析41-43
- 2、退休年龄制度调整与就业的关系43
- 3、现阶段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43-44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退休年龄制度的思考44-49
- 第一节 调整退休年龄制度需考虑的问题44-46
- 1、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实44-45
- 2、需把握的原则45-46
- 第二节 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建议46-49
- 1、女性退休年龄46-47
- 2、特殊工种退休年龄47
- 3、企业改制及破产中的退休年龄47
- 4、因病或非因工退休年龄47-49
- 结束语49-50
- 致谢50-51
- 主要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镁莲,晋雪梅;浅析当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J];北方经济;2005年10期
2 杜金向;对国有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弊端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0年11期
3 杨艳;危珊珊;;老龄化与男女同龄退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李淑娴;浅谈隐性就业显性化的意义[J];昌吉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5 苗红军,穆维;推迟退休年龄 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J];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02期
6 王利军;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7 陈卫民,李莹;退休年龄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影响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1期
8 李娟;我国调整退休年龄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胡鞍钢,程永宏;解决就业问题需从宏观政策着手[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18期
10 绍国栋;聂素芳;;人口老龄化挑战我国传统退休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1028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2888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