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3:22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诉前调解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诉调对接
【摘要】: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在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实践中,调解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仲裁调解虚置、法院调解时间滞后、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调解日渐式微、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范围狭窄等因素,大量劳动争议涌入诉讼程序,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案件的处理周期过长,劳动者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各界关于改革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主要通过考察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现状,分析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中各种调解方式存在的不足,着重指出加强诉前调解、注重调解与诉讼制度的衔接对于劳动争议处理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完善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一些设想。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劳动争议自身的特点,介绍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概念及特征,指出劳动争议诉前调解主要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仲裁调解、法院在立案前的调解以及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并且还对与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相关的制度作了简要阐述,然后进一步介绍了我国目前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现状,为下文开展研究确立了研究对象。第二章通过分析现有的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为寻求解决措施指明了方向。第三章主要对域外开展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域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开展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启示。第四章通过分析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所蕴含的价值和功能,寻找我国开展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合理性支撑。第五章在总结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开展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现实可行性出发,提出了完善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应采取的措施,设计了启动程序以及诉调的衔接程序,从而使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程序不仅具有效率性,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劳动争议 诉前调解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诉调对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0
- 第一章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概述10-25
- 第一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相关概念10-16
-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及特点10-11
- 二、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概念及特征11-13
- 三、与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相关的概念13-16
- 第二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现状16-25
- 一、立法方面的规定16-19
- 二、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实践19-22
- 三、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效果22-25
- 第二章 我国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探析25-34
- 第一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存在问题25-28
- 一、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制,随意性较大25-26
- 二、调解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各调解程序衔接不畅26-27
- 三、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强,效率价值难实现27-28
- 第二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8-34
- 一、立法滞后制约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发展28-29
- 二、原有调解制度与劳动争议案件的新变化不相适应29
- 三、各调解主体的局限性影响诉前调解功能的发挥29-34
- 第三章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域外考察34-41
- 第一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域外概览34-38
- 一、美国34-35
- 二、德国35-36
- 三、日本36-37
- 四、我国台湾地区37-38
- 第二节 对我国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启示38-41
- 一、理念上重视劳动争议诉前调解38-39
- 二、强调诉前调解的效率性39
- 三、突出调解人的专业性39-40
- 四、注重调解主体的多元化及诉调程序的衔接40-41
- 第四章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价值与功能41-45
- 第一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价值41-43
- 一、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41-42
- 二、能动司法理念的反映42
- 三、对公正和效率价值的追求42-43
- 第二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功能43-45
- 一、公正效率的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3
- 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43
- 三、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维护司法权威43-45
- 第五章 完善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构想45-52
- 第一节 建立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调解制度的可行性45-46
- 一、对调解制度功能的重新定位45-46
-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46
- 第二节 完善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措施46-48
- 一、加强立法,规范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46-47
- 二、转变观念,重视诉前调解对解决劳动争议的作用47
- 三、理顺程序,畅通各类调解程序、诉调程序的对接渠道47-48
- 第三节 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48-52
- 一、程序的启动、流程及机构设置48-49
- 二、诉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效力49
- 三、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49-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58
- 后记58-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淑君;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2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4290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