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与“商谈”——《劳动合同法》相关讨论的价值论视角
本文关键词:“优先”与“商谈”——《劳动合同法》相关讨论的价值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价值论 发展问题 生存权 优先 劳动者 商谈 实际经济 弱者 生存问题
【摘要】:当生存权和财富权发生冲突的时候,生存权优先。这种"倾斜保护"的取向,是希望以明确的价值偏好来达到实际经济和企业生活中的平衡。当然,"弱者优先"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弱者的生存问题只能伴随发展问题的解决而逐步解决。
【作者单位】: 上海社科院宣传部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价值论 发展问题 生存权 优先 劳动者 商谈 实际经济 弱者 生存问题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适度的“弱者优先”原则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没有很好地体现公平和平等的原则,而是明显地向劳动者倾斜,但我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整个劳动法的特性和法律特征。雇主要解雇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当多的限制条件,包括适当的补偿、调整工种等等,所有这些都行不通了才予以解雇,但是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G·库恩;E·维德斯基;雷叶文;;马克思主义和现象学波兰国际会议[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5期
2 刘涤源 ,彭明朗;试论阿·马歇尔庸俗政治经济学说的主要特点[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3 ;遗传价值论初议[J];学术论坛;1981年04期
4 商德文;约翰·洛克经济思想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5 金杰;劳动价值论的革命变革[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6 何建章;评孙冶方同志的价值论[J];社会科学;1983年11期
7 李鸿江;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J];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8 ;名词解释[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1期
9 G.多斯特勒 ,刘铭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及其转化问题:从论战中得到的教训[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7期
10 向坂逸郎 ,柯文;马克思主义和现代[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楠森;;序[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赵云梅;;生命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挑战[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宗诚;;系统进化、制度变迁与复杂组织——开放型复杂巨系统全息协同学导言[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王海平;;社会生产力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创新[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5 刘福森;;传统发展观的价值迷失[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大洲;关士续;;走向技术认识论研究[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钟兴瑜;王长富;彭惠;;从社会经济发展史看劳动价值论的坚持与发展[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8 顾士明;;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和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小麟;;从劳动与财富的关系看劳动价值论的体系及其现实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鲁从明;;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劳创价值”向“营销价格”的转化——劳动价值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尔平;如何确定和处理无效劳动合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2 潘庆瑜;劳动权呼唤劳动合同立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3 陈晓辉;关于劳动合同订立中的立法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江畅;从哲学的价值层面关注人类的生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于怀清;集体合同要强化[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楚风;倡导“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N];光明日报;2001年
7 晏智杰;跨越时代的对话[N];光明日报;2001年
8 熊在高;学界研讨价值论研究问题[N];光明日报;2001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怀;修订《劳动法》应列入议事日程[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上)[N];广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文勇;民营资本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沈志莉;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邓务贵;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党风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南英丽;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5 张思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价值论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俞路;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区域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2年
8 荆亚平;探寻 嬗变 新生[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董江永;自然的内在价值[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杨阖;康德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82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8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