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资两利”:平衡劳资关系的首次立法实践——以《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为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23 09:31

  本文关键词:“劳资两利”:平衡劳资关系的首次立法实践——以《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为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哈尔滨解放区 劳资两利 劳动法 平衡


【摘要】: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1948年的《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是在哈尔滨解放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解决现实的劳资矛盾的背景下制定的一部劳动法规,这部法规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贯彻毛泽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方针,平衡劳资关系的首次立法实践。《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以"劳资两利"原则为主导思想,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合理的厘定,充分调动了劳资双方的生产积极性,为哈尔滨解放区发展经济、支援前线和民主政权的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对其他解放区以及新中国的劳动立法产生了重要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哈尔滨解放区 劳资两利 劳动法 平衡
【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联法影响新中国法制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考察”,项目编号:08B027 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1532Z007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资两利”是平衡劳资关系的根本。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以及受目前中国各类企业劳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劳资问题再度成为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哈尔滨市档案馆、哈尔滨市图书馆等地方法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我们发现,于1946年解放的哈尔滨,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光妍;郭海霞;;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中的苏联法影响[J];法学研究;2009年02期

2 孙光妍;孔令秋;;苏联法对哈尔滨解放区劳动法规的影响——以1948年《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邓中夏的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J];编辑之友;2010年01期

2 葛琳;;试论哈尔滨解放初期的政权建设[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姜爱林;论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王立民;;也论马锡五审判方式[J];东方法学;2009年06期

5 刘秋阳;;中共发展都市苦力工人运动艰难的原因分析[J];党史文苑;2008年18期

6 刘国强;;论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刑法建设的成就[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高铭暄;陈璐;;略论司法公信力的历史沿革与实现途径——谨以此文纪念《法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J];法学杂志;2010年07期

8 孙光妍;隋丽丽;;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可贵探索——以哈尔滨解放区1946年参议员选举制度为例[J];法学家;2007年04期

9 谢川豫;;公安机关在治安案件查处中的多重角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谢安邦;;坚持和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与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进华;;“九一八事变”前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文字媒介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尚海涛;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业雇佣习惯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欧阳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月明;中国近现代监督权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汤伟丽;“欧美尼德斯”之魅[D];复旦大学;2009年

8 周卫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炜达;陕甘宁边区法制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李瑰华;指导性行政案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嫣;中国巡回审判史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汪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所制度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向楠;国有企业工会行动的逻辑[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孔林林;抗战时期山东妇女运动和妇女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婷婷;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反腐败立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张公政;何处是东北:“九·一八”事变中的东北新知识群体[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朱玲芝;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谢觉哉的人民调解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张楠楠;董必武的“群众路线”法制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刘森林;陕甘宁边区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张考;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春燕;;哈尔滨解放区劳动法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孙光妍;孔令秋;;苏联法对哈尔滨解放区劳动法规的影响——以1948年《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9年02期

3 孙江平,陈晶琦,宋逸,马迎华,陈虹,余小鸣,张冰,斯颀,籍红;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报告(四)——日常饮食和体育锻炼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6期

4 刘焱;化学势(μ_i)的涵义及其应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欧阳柳青,杨梅,陈伟;论不断发展中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和谐与平衡[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尹静;陈燕;徐墨涵;;例说生命活动中的“平衡”[J];生物学教学;2009年04期

7 蔡万闪;;把握歌唱的平衡[J];成才之路;2010年32期

8 吴炫;21世纪:审美形象建立的方法──否定论美学系列研究之一[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9 黄念然;建立解构与重构间的平衡──谈美学原理课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张连强;浅析自由式摔跤抱腿手法在比赛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天;;以劳资两利为基础促进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实现[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传来;;积极心理学——平衡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董渠清;曹保恒;赵文忠;;长钢铁钢工序平衡探讨[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4 邓程;;论名词句[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瑜;延波;徐锐敏;;毫米波四位数字移相器设计[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6 李宁;;太极拳是现代人调整身心活动平衡的好办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韩晓燕;迟毓凯;;寻找迷失的自我:社会比较的威胁效应及平衡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琦;蔡九菊;王建军;;钢铁联合企业煤气综合利用研究[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9 马绍良;林玉胜;;电解槽能量平衡的启示——兼山东铝业200kA电解槽能量平衡分析[A];第二届全国延长铝电解槽使用寿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汪波;;感觉刺激鞋垫对姿势畸形矫正效果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国荣;福建六项措施保平衡[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小兵;平衡客户创新[N];中国电子报;2001年

3 宝木;新邮大幅缩量平衡仍是悬念[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4 李建胜;这样的平衡要不得[N];中国邮政报;2001年

5 上海新兰德 陈晓钟;近期平衡格局可能被打破[N];山西日报;2000年

6 新摘;饭店要好须平衡[N];中国质量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包冉;Bill LaRosa:平衡的力量[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平衡市中的解套良方[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9 萧何;微妙的平衡[N];中国经营报;2002年

10 靳湘云;今年全球钯供需有望平衡[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静晖;论中国转型发展中行政指导的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2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坤;财产、契约与企业[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卫东;美国外交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李东;纵向支撑框架稳定性分析及支撑设计要求[D];浙江大学;2005年

6 周亮;装配线平衡的最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董亚男;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齐滨;哈尔滨解放区劳动法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曾建文;公司合并中的利益相关者法律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盛振宇;性权利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曹晓峰;论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梁丽丽;完善江苏省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吴朝晖;叙事与效果的平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继承;寻求冲突中的平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毛忠强;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卓;中国婚姻挤压定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宋娟;舆论监督权制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2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82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