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农民工劳资关系权益的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3 17:19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民工劳资关系权益的法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劳动法 劳动权益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以劳资关系为核心的农民工问题,正在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经济和谐发展。,但我国劳动法律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提供的保护存在不足。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劳资关系权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农民工 劳动法 劳动权益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以劳资关系为核心的农民工问题,正在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作为贸易的附加条件在不断增加和扩大,我国劳资关系正在成为全球劳资关系的一部分。处理好农民工劳资关系问题,保护农民工劳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景章;论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消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陈剩勇,张明;中国地方工会改革与基层工会直选[J];学术界;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3 刘湘国;论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微观协调机制建设[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林山;;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何筠;论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及其协调[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6 梁海慧;;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工会缺位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10期

8 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李宁;;SA8000的推广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龚维斌;;协调阶层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2 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尹庆双;杨英强;;论劳动关系和谐机制的构建[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永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2 梁海慧;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3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杨玉华;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志国;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郑钢;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立;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丹;论两性平等就业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战成秀;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调节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慧琼;基于雇员认知的劳动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金玮;论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节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云萍;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9 刘帅;论欧盟社会伙伴及其社会对话[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詹婧;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劳企关系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谊,吴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的现状、根源与走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2 陈剩勇,吴巍 ,陈燕;工会直接选举:中国地方民主的新发展——以浙江省的余杭、余姚、温岭为个案[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平;;人社部抓紧修改工伤保险条例 提高农民工保障水平[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3期

2 李晓伟;;浅谈农民工权利的保护[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3 杨春梅;;谈谈在农民工中开展普法教育[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4 倪俊杰;;农民工工伤医疗保障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5 张金艳;;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再思考[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5期

6 ;农民工对自己的赔偿责任知道多少?[J];农村科学实验;2011年08期

7 邵朱励;;论农民工的法律地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5期

8 吴笑谦;王仓;张清;;居者有其屋:穷人的住房权该如何实现——以农民工廉租房为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新闻月报[J];工会博览;2011年09期

10 洪高瞻;;建筑企业违法用工现状值得重视[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靖;;浅谈企业改制与劳动法律法规的适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李瑞芬;郭爱云;何美丽;;保障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3 梁智;;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相应法律依据[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严亮奇;;民工暴力讨薪冲击和谐社会——论民工暴力讨薪的防范对策[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7 刘金祥;;上海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与法律机制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王建平;;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特殊法律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宋斌文;;社会保险法草案浅析[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赫南;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影响有多大[N];检察日报;2008年

2 叶调胜 宣艳 沈鑫钰;农民工索薪 何其辛何所幸[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徐红艳;赫章以“三抓”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N];毕节日报;2009年

4 记者 赖臻;北京今年已为农民工追缴欠薪逾1.4亿元[N];人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 崔晋;临河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6 海忆水;西宁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N];中国改革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陈晓英;工会为农民工维权需法助力[N];法制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范杉珊;三大政策确保农民工参保“无障碍”[N];华兴时报;2008年

9 ;谢通门县出台措施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N];日喀则报;2008年

10 石明杰;睢阳区: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疏导[N];商丘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文亮;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汪敏;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红艳;论我国农民工薪酬权益的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05年

2 宋洪阳;农民工就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赵俊清;农民工劳动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静;农民工加入工会的法律探索[D];暨南大学;2006年

5 曾光;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志新;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马晓梅;论农民工的权利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8 刘钢;农民工维权中的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邓娟;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康宝东;农民工劳动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4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84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a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