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家内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发布时间:2017-10-24 03:16

  本文关键词:家内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更多相关文章: 家内劳动关系 灵活就业 非典型劳动关系 从属性 法律调整


【摘要】: 家内劳动是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政策的调整和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家内劳动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了可观的发展前景。丰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要重视家内劳动等灵活就业方式的作用,对包括家内劳动在内的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探讨,是劳动实践领域与劳动法理论研究共同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家内劳动的产生背景与各国发展状况的研究,预见家内劳动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趋势,阐明其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任何一种劳动关系的认定都以劳动给付中从属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本文从从属劳动理论的演变历程上着手,论证了从属劳动理论的核心内涵应当是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并据此分析了从属性家内劳动关系的性质。文章在比较了各国关于家内劳动者权益保护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家内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若干建议。同时,针对用人单位监督管理上的困难及商业秘密保护上面临的风险,本文也做了简要的分析与评述,建议用人单位采用灵活的方式实现对家内劳动者的管理,以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不同的利益需求。
【关键词】:家内劳动关系 灵活就业 非典型劳动关系 从属性 法律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5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8
  • 一、家内劳动的产生与发展8-20
  • (一) 家内劳动产生的背景10-12
  • (二) 家内劳动的发展及其影响12-16
  • (三) 家内劳动在我国的发展状况16-20
  • 二、家内劳动关系的从属性与劳动法适用的困惑20-31
  • (一) 从属劳动理论的演变20-25
  • (二) 家内劳动关系的从属性25-26
  • (三) 劳动法适用的困惑26-31
  • 三、家内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需求31-44
  • (一) 家内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31-38
  • (二) 家内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38-44
  • 结论44-45
  • 注释45-54
  • 参考文献54-58
  • 论文摘要58-62
  • Abstract62-65
  • 后记65-66
  • 导师及作者简介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周燕;;促进充分就业的几个问题[J];传承;2011年13期

2 李五洲;陈博;;为残疾人打开通往幸福之门[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9期

3 ;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举行[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4 ;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求知;2003年10期

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4期

6 林小桦;高理文;;创新暂缓就业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暂缓就业党员数字化动态跟踪管理平台的构建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2期

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J];司法业务文选;2011年28期

9 王保真;;农民工医保的缺失及完善[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10 黄桂华;梁辉宏;;来宾市多措并举力保就业局势稳定[J];人事天地;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敦久;;浅议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2 张东明;;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白城师范学院课题组;李跃军;;吉林省灵活就业问题调查研究报告[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4 刘兴国;;关于我市灵活就业情况的调查和分析[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吴江;王欣;;北京市灵活就业及其政策执行效果的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6 彭和林;彭咏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浅析[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7 邓志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刘志虹;;江西省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9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化[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10 张妍;;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小额保险制度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让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常态[N];工人日报;2003年

2 张敏;灵活就业发展迅猛[N];工人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常宝国;灵活就业不等于“灵活解雇”[N];工人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常宝国;灵活就业呼唤社会保障[N];工人日报;2005年

5 胡勇飞;让灵活就业人员医保更方便[N];江西日报;2004年

6 何义;河北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凸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7 ;灵活就业 期待关注[N];人民日报;2004年

8 张颖 胡然 马容;灵活就业服务社区[N];天津日报;2005年

9 彭国正;南城推行灵活就业模式破解用工难题[N];抚州日报;2008年

10 沈P 王明新;岳池900万元灵活就业补贴惠及7327人[N];广安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宁;中国灵活就业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模拟与选择[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吕红;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勇;中国就业制度变迁与公共政策选择[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4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一兵;中国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之个性化改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川;女性在社区中灵活就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彭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雪;促进我国灵活就业的制度环境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4 李冰;灵活就业人员收入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5 张娟;新时期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贺满林;中国城市灵活就业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瑞蕊;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宋学杰;我国灵活就业的制度供给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孟凡昊;家内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赵培培;广州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6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86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