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欠薪纠纷案的法学审视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欠薪纠纷案的法学审视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制度变迁所带来的特殊现象,农民工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农民工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及其进步意义,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空间区域 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劳动报酬是公民劳动的所得,是体现其劳动价值、维持劳动、生命和健康及家人生活的前提。劳动者实现劳动报酬权的重要形式是工资,虽然我国宪法和劳动法对工资支付的形式、工资保障制度做了明文规定,但现实生活中,农民工欠薪现象愈演愈烈,这不仅对农民工生命生存本身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也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本文主要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此案件反映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的农民工欠薪防范机制提出建议。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专题背景介绍。本部分概述了郭增光等农民工追讨欠薪案的始末,阐述了该事件所暴露出的诸多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题,即从法律的角度对该事件所作的思考。 第二部分:相关法律问题的梳理。本部分从五个方面对该事件进行了法律分析,具体而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保障制度缺失;二是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保护缺位;三是农民工追讨欠薪的司法成本偏高。 第三部分:我国农民工欠薪防范机制的构建。基于第二部分的违法性和产生的根源分析,相应从三个方面提出禁止和预防类似问题产生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包括完善工资优先权制度、建立统一的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和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其次,强化农民工工资权益的执法保障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执法力度。最后,改革和完善工资争议处理机制。改革现有工资争议处理模式,设立劳动法庭,规定较为特殊的工资争议处理程序,加快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的审理进度和执行力度。
【关键词】:农民工 欠薪 欠薪防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专题背景介绍11-13
- 二、相关法律问题的梳理13-22
- (一) 农民工欠薪概念界定13-14
- (二) 农民工欠薪负面效应14-15
- (三) 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保障制度缺失15-18
- 1. 劳动法律的适用范围太窄,,不能覆盖大多数农民工15
- 2. 立法漏洞使得侵犯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行为难以被追究15-17
- 3. 现有的欠薪保障基金制度覆盖范围窄17
- 4. 工资优先权保护制度的缺陷17-18
- (四) 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保护缺位18-20
- 1. 低级别的劳动执法难保证其独立性19
- 2. 行政执法部门权力有限19
- 3. 劳动行政执法不力19-20
- (五) 农民工追讨欠薪的司法成本偏高20-22
- 三、农民工欠薪防范机制的构建22-32
- (一) 欠薪防范机制释义22
- (二) 农民工欠薪防范机制在我国的构建22-32
- 1. 建立完善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22-28
- 2. 强化农民工工资权益的执法保障力度28-29
- 3. 改革和完善工资争议处理机制29-32
- 致谢32-33
- 参考文献33-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J];河北法学;2004年05期
2 张会清;杨翠芬;;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问题[J];河北学刊;2007年02期
3 郭杰;;我国企业欠薪的现状、原因及其治理措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张兴华;;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现状、根源与治理[J];经济与管理;2010年07期
5 李惠民;;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建筑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7期
6 魏丽;;工资优先权制度的合理性分析及其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7 王惠;;我国欠薪防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8 胡斌,姚锋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制度建构[J];理论月刊;2005年07期
9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农民工个体因素对工资拖欠问题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6期
10 翟静波;;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法律保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莉;论民工工资权益的法律保障[D];四川大学;2005年
2 欧书阳;拖欠农民工工资有效约束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江瑶;拖欠工程款法律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姜起祥;劳动者工资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滕玲玲;论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D];延边大学;2008年
6 张凤霞;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经济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7 敬建钧;最低工资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亚男;论建筑市场“阴阳合同”的法律规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方海艇;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周晓玲;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0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