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之性质
本文关键词: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之性质
更多相关文章: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准毕业生 勤工助学 劳动法规 社会实践 劳动者 毕业证书 大专院校
【摘要】:正 【裁判要旨】尚未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的准毕业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应当认定双方形成劳动关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准毕业生 勤工助学 劳动法规 社会实践 劳动者 毕业证书 大专院校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裁判要旨】尚未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的准毕业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应当认定双方形成劳动关系。【案情】 原告:郭巍。 被告: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丰公司)。 郭巍系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2008届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广君;李相林;;谈劳动合同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辽宁经济;2007年06期
2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J];工友;2009年03期
3 ;黑龙江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J];黑龙江政报;1998年09期
4 钱俊皓;;建立劳动关系 应订劳动合同[J];致富天地;2001年11期
5 ;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10期
6 张真颖;;用人法则(九)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建立日[J];法律与生活;2011年13期
7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J];致富天地;2007年02期
8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J];党的建设;2004年12期
9 依云;;怎样签订劳动合同[J];中国就业;2001年03期
10 ;工友信箱[J];工友;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4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诗达;;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9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N];工人日报;2006年
2 陆占奇;《录用通知》:发还是不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王兰胜 双力律师事务所协办;劳动关系不能随意解除[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4 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怎样签订劳动合同[N];通辽日报;2005年
5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N];新华日报;2003年
6 裴睿;个体参保人员不能通过“暂住”落户成都[N];成都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康劲 王娇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筑牢两道防线[N];工人日报;2007年
8 李有军;聚焦劳动合同法草案三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颖辉;轮岗还是调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太原理工大学文学院法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郝雪玲 山西承鸣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青政;跳槽高就 辞职再走[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8 于欣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6 廖媛媛;试论我国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一些问题[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杨雪梅;劳动合同订立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9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2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0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