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的加快,进城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其中女性农民工占据整个流动大军的百分之四十,数量惊人。女性农民工身份比较特殊,兼女性、农民、工人于一身,在中国经济建设中有过重要贡献。但是和男性农民工比起来,女性农民工却属于弱势群体。许多女性不但遭受性别的歧视,也因为拥有农村户口,而饱受身份歧视。正如大家所熟知,当今的权益保障机制并不够健全,女性农民工的正当权益经常受到侵害,既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法律纠纷。另外,因为女性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也没有良好的维权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通常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如何维护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首先对有关女性农民工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梳理与借鉴,以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对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她们权益受到侵害的具体状况和原因,进而对如何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原则和对策两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论文的写作目的,一是希望能够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找到维护女性农民工权益的有效方法,合理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希望通过这篇论文,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寻求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女性农民工 权益保障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68;D412.6;D922.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9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研究背景11-12
- 2.研究意义12-13
- (二) 研究综述13-16
- 1.国外文献综述14
- 2.国内文献综述14-16
- (三) 研究内容和思路16
- 1.研究内容16
- 2.研究思路16
- (四) 研究创新点16-19
- 第一章 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基本理论概述19-25
- 1.1 女性农民工及其权益的内涵19-21
- 1.1.1 女性农民工的概念界定19
- 1.1.2 女性农民工权益的内涵19-21
- 1.2 保障女性农民工权益的重大意义21-25
- 1.2.1 保障女性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21
- 1.2.2 保障女性农民工权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1-22
- 1.2.3 保障女性农民工权益是加强执政党建设、巩固工农联盟的必然要求22-23
- 1.2.4 保障女性农民工权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23-25
- 第二章 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分析25-31
- 2.1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发展历程25-26
- 2.2 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实问题26-31
- 2.2.1 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低26-27
- 2.2.2 工作和居住环境差,报酬权缺乏保障27-28
- 2.2.3 女性农民工的特殊权益得不到保障28
- 2.2.4 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各种保障基本无着落28-29
- 2.2.5 自身发展需求缺乏保障,培训机会缺乏29-30
- 2.2.6 政治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30-31
- 第三章 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31-35
- 3.1 思想观念没有转变31
- 3.2 制度上存在缺陷31-32
- 3.3 企业片面追求利益32
- 3.4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32
- 3.5 法律法规不完善32-33
- 3.6 女性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33-34
- 3.7 维权成本高34-35
- 第四章 保障女性农民工权益的原则35-39
- 4.1 以人为本原则35
- 4.2 公平性原则35-36
- 4.3 责任分担原则36
- 4.4 法制性原则36
- 4.5 循序渐进原则36-39
- 第五章 解决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39-49
- 5.1 改革有关制度,体现公平正义39-43
- 5.1.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民主权利39
- 5.1.2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39-40
- 5.1.3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40-41
- 5.1.4 完善各种权益保障制度41-43
- 5.2 强化培训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43-44
- 5.2.1 加强女性农民工的技术培训44
- 5.2.2 提高素质,增强维权意识44
- 5.3 构筑维权网络,铺设绿色通道44-46
- 5.3.1 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45
- 5.3.2 提供心理辅导,解除心理障碍45-46
- 5.4 完善工会组织,确保各项权益得到保障46-49
- 5.4.1 重视政府在权益保障工作中的责任46
- 5.4.2 发挥工会组织在权益保障中的作用46-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7
- 附录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慧铃;陆福兴;;女性农民工城市生存边缘化及其防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崔建周;;女性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初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3 邹磊磊;;关于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思考[J];世纪桥;2008年18期
4 姜山;戚晓明;李晓静;任秀杰;;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农民工研究的理论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12期
5 吴静波;解锐;;金融危机背景下女性农民工返乡就业探研——以安徽地区为例[J];理论建设;2009年02期
6 孙朝阳;;青年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7 许淑芬;;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缺失与对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湖北省女性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妇运;2010年05期
9 汪梅;;城市女性农民工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特征研究——以河北省部分城市为例[J];成人教育;2010年09期
10 耿玉多;;夹缝中求生的女性农民工[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慧;;女性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及对策刍议[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炜;;城市女性农民工群体:现状、心态及需求——以青岛市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3 宋圭武;;女性农民工问题研究与思考:以甘肃为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谭亚明;近八成女性农民工无任何保险[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常宝国;女性农民工权益保护期待关注[N];工人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影 马丙宇;女性农民工,“娘家”怎样帮扶你[N];河南日报;2009年
4 致公党党员 香港理工大学访问研究员 周毅;女性农民工:城市边缘的寂寞青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刘晓莉 高文静;谁来保护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N];法制生活报;2005年
6 李丽;女性农民工:被遗忘的角落[N];酒泉日报;2005年
7 记者 刘妍;女性农民工一路走好[N];雅安日报;2005年
8 李琼燕;面向女性农民工 重点防治艾滋病[N];陕西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伟锋 通讯员 许波;省总工会关爱女性农民工[N];湖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衣琼;幸福有多远[N];贵阳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妮;女性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洁;中部地区女性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需求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3 李晓静;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我国女性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容;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刘鸿谕;80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6 孙钰;我国女性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苏妮;西安市女性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理俭;温州市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王萌;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10 郝亚冰;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现状及对策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3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0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