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工伤认定中“途中工伤”条款之适用研究——以公民基本权保护主义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08 15:40

  本文关键词:论工伤认定中“途中工伤”条款之适用研究——以公民基本权保护主义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工伤 基本权保护主义 上下班途中


【摘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但在具体工伤认定案件中,因为《条例》对"途中工伤"的含义没有做出具体解释,所以执法人员、劳动者和企业负责人容易产生争议。事实上,该问题的解决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即应该以基本权保护主义为视角,以劳动者利益优先保护原则作为出发点。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权益"将成为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烟台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伤行政确认研究(11CFX0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行政法视角下工伤认定的难点与热点问题研究(09YJC820111)》
【分类号】:D922.55
【正文快照】: 2011年1月1日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①正式施行,该《条例》制定于2003年,当时取代了劳动部于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该《办法》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使工伤认定更加明确,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振东;;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孙树菡;朱丽敏;;现代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动力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3 黄月华;工伤认定的原则及标准探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高鸿;;电动自行车事故后的工伤认定[J];人民司法;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蓉丽;;行政法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及其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尚倩;;我国工伤保险争议处理机制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赵谦;;论我国失地农民受损权益的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5 周建国;;农地征收与耕地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6 刘新华;;对完善我国征地目的的“公共利益”要件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7 倪斐;;公共利益作为不确定概念的法律化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黄晶;;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张贵群;李少华;;公共危机下的政府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贵松;;行政裁量权收缩的法理基础——职权职责义务化的转换依据[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开举;王红建;;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解读——一种检验反证的思路[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亚敏;王浩;;工伤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策略研究[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4 曾坚;;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潘伟杰;李晓新;;行政补偿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6 王士如;;不动产征收补偿比较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7 张艳丽;;给付行政视域下的失地农民保障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8 方世荣;;论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胡建淼;邢益精;;关于“公共利益”之探究[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莘;陶攀;;公共利益的意义初探[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钢强;论经济平等的正当性依据[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池勇海;共同利益论[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杨立春;公共利益论[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水生;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丽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小明;船员人身伤亡工伤保险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陶琴;论不动产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之界定[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春;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法律途径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障碍及其出路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夏育宏;论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抵抗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戴毅;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责任竞合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殷晓洁;从公共利益出发,,浅析《物权法》背景下的合理拆迁模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树菡;余飞跃;;中国工伤保险预防职能的衍生[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孙树菡;朱丽敏;;中国工伤保险制度30年:制度变迁与绩效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旭峰;;职工伤残后成为“足球”?——一伤残职工为争工伤待遇与新老单位对薄公堂[J];工友;2005年05期

2 达一;;在单位值勤遭受外界暴力伤害算工伤吗?[J];现代职业安全;2007年08期

3 赵新政;;扫地扫到界外 认定工伤何难——土地管理员擅增自家土地面积被查[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9年02期

4 天明;;违规操作受伤害能否算工伤[J];当代矿工;2009年07期

5 孙国平;;“过劳死”的比较法思考[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6 ;“老工伤”复发有无陪护费待遇[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7 斯人;斯言;;追踪陶政德工伤案[J];创业者;1994年10期

8 粤仲;;万思华工伤赔偿协议实况[J];创业者;1995年06期

9 ;公司不把我的情况作工伤处理,对吗?[J];创业者;1999年12期

10 陈泰才;;临时工工伤后不能因“生死合同”而剥夺其享受工伤待遇的权利[J];创业者;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常尚杰;;试论工伤的范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钱李;;农民工工伤保险理赔的合法权益保护制度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颖萍;;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法律适用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裴珊;;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生活护理费[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华法邋本报记者 晨迪;申请工伤认定 一定要在1年内[N];成都日报;2008年

2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刘德生;职工单位发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能否算工伤[N];检察日报;2008年

3 范群;提前上班亦构成工伤 企业无照经营应自行担责[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林民华邋吴月 胡华峰;职工因公受伤抑郁自杀亦被认定为工伤[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建时;建筑工地工伤诈骗的应对及预防[N];广东建设报;2008年

6 记者 杨凌;我省出台工伤认定补充办法[N];河南日报;2008年

7 河南省许昌县人民检察院 米永辉;下班途中被撞,可获工伤损害双赔偿[N];检察日报;2008年

8 济夏 连钰荣;建筑工地工伤诈骗的应对及预防[N];建筑时报;2008年

9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丁广宇;认定工伤,别以“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为限[N];检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周保东;工伤私了有风险[N];徐州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沈启勇;职工上下班事故工伤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静;工伤认定问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张勃;退休返聘人员李某工伤认定案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加鹏;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李翠玲;工伤认定案件中“机动车”的司法审查方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陈碧贤;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7 周芳芳;农民工工伤索赔面临的诉讼难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8 金建平;我国生育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泽山;“工作”构成要素的司法认定[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7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57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