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待遇立法的演进及趋向
本文关键词:生育待遇立法的演进及趋向
更多相关文章: 计划生育 女职工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 特别规定 产假 与国际接轨 津贴 立法 待遇 护理
【摘要】:正生育待遇,是指因生育而产生的医疗保健服务、生育医疗费用、产假以及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补助等职工拥有的休假和生育保险权益。新中国建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
【基金】:中华女子学院校级课题“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育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G09-03013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生育待遇,是指因生育而产生的医疗保健服务、生育医疗费用、产假以及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补助等职工拥有的休假和生育保险权益。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生育待遇立法经由包括《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内的6部法律、法规和规章①的规范,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发生了较大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芳;;从奖励到权利——生育护理假的正当性论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文明;段兰英;;男性生育角色与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陈小萍;张海钟;;父亲缺失研究评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郑玉敏;;男人“休产假”与性别平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连伟;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燕;吴海建;;我国生育保险法律制度的演替与完善——从《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到《社会保险法》[J];人口与经济;2011年04期
2 ;妊娠反应请假之“是”与“非”[J];工友;2011年08期
3 ;北京市用人单位招聘外地人才有关规定[J];中国就业;2000年08期
4 刘卫;;明明白白表“薪情”[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7期
5 李晨;;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J];上海企业;2011年08期
6 吴春明;;工伤职工造成损失 用人单位怎样追偿?[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7 ;建用人单位使用劳动性别最低比例制度[J];中国人大;2011年11期
8 班子嫣;;职工拒不签合同用人单位须慎用[J];就业与保障;2011年08期
9 佳木江南;赵天奇;;非法用工难逃工伤赔偿责任[J];劳动保护;2011年09期
10 陈开冬;;签约做好“双保险”[J];成才与就业;2011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鹤;刘广新;;解决农村“两大人口问题”的基本对策和首要对策——论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建立渐进尚齿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苏颖;杨磊;朱尧耿;;计划生育家庭老龄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初探[A];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树清;张寿昌;;浅议会标的制作工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杨文丽;;超声检查在计划生育“三情查体”中的应用[A];第三届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刘朝晖;廖秦平;;全国连续3年妇科门诊VVC流行病学调研[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一九八一年三级干部奖惩办法(摘要)》[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1年
7 刘玲琪;;西安市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调查报告[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孙云;;计划生育包器械集中回收方法及效果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9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10 冯娟;;女职工劳动保护现状及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路;妇女产后75天休假,不给就是违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胡柯;浙江出台《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N];工人日报;2004年
3 徐红;损害女职工“劳保权益”怎样处罚[N];法治快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车辉邋实习生 岳鹏;多重压力下女工产假该休多久[N];工人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强洪;更年期女性劳动保护得到明确规定[N];中国妇女报;2009年
6 记者 蔡双喜;生育这件大事需统筹解决[N];中国妇女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伟杰;女职工“三期”权益易受损[N];工人日报;2008年
8 ;湖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N];湖北日报;2009年
9 记者 张军;新妈妈每天至少有1小时哺乳时间[N];北京日报;2009年
10 杨山明;产期解雇未婚生育者是否合法[N];江苏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鑫;中国三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现况及优质服务干预效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1年
2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洪娜;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蒋若凡;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觇宇;形状记忆输卵管避孕器材料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苏建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国荣;浅谈我国计划生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宋利翱;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3 牟宇峰;上海市宝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开梅;三都水族自治县计生奖扶政策实施效果分析[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岳增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窦燕;安徽省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及服务提供现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高莹莹;优化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基层人口计生系统培训需求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0年
8 罗晓俊;公共政策话语的转向及其背后[D];中南大学;2010年
9 郁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董晓庆;嵌入性视角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8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5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