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韩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韩两国 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 强制仲裁 司法救济
【摘要】:中韩两国近两年皆大力修改和完善劳动相关法律制度,旨在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劳资矛盾,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虽为事后补救措施,但对规范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国家之间立法及司法动态变化,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推动本国立法及司法制度的改革。通过中韩两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国在仲裁裁决的对象、仲裁程序以及效力的确定等诸多方面存在重大差别,而真正的根源在于不同的劳动体制。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31.26;D922.591
【正文快照】: 2009年6月,因整理解雇而引发的韩国双龙汽车劳资纠纷,从“劳组(相当于中国的工会组织)”占领平泽工厂为开端,逐渐升级为政府公权力介入冲突,最终演化为激烈的武斗状态,仿佛在播放一部战争影片,显示出日益极端化的韩国劳资纠纷现象。据韩国中央劳动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鑫;;我国个体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处理体制及完善[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2 卫鑫;;我国个体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处理体制及完善[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3 ;被辞工起争议 求仲裁有期限[J];农村百事通;2005年12期
4 云鹤;;劳动仲裁哪里去?[J];中国保安;2008年04期
5 ;我们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J];农业知识;2002年10期
6 张兴明;;劳动仲裁审理未经工伤认定的案件是否超越职权[J];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02期
7 王天贵;;打官司可以不上班?[J];四川劳动保障;2003年04期
8 ;劳动仲裁可否审理未经工伤认定的工伤待遇案件[J];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06期
9 李茂;;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机制的创新对策[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吴裕洲;;仲裁办公室里的笑声[J];山东劳动;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勇;;行政行为司法救济问题探析[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孙明勇;;行政行为司法救济问题探析[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韦良钢;;论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导致人身损害的司法救济途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吕忠梅;;环境民事权利司法救济的几个问题[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李娟;刘芳;;我国环境侵权司法救济的现状与未来——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6 何翠凤;;关于完善信息公开司法救济制度的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陈世敏;;劳动仲裁若干热点问题浅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8 陈卯轩;;司法不公与司法不能[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谈亚评;;试论企业改制中职工权益的司法救济[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志凯;海口劳动仲裁劳动者90%胜诉[N];工人日报;2003年
2 超中 兆护;申请劳动仲裁切莫过期限[N];工人日报;2002年
3 柴黎平;申请劳动仲裁千万不要超过仲裁时限[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4 崔建辉 郑攀 施晓义;申请劳动仲裁并不复杂[N];浙江日报;2005年
5 记者 尚新民 实习生 毛翠;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劳动仲裁院[N];开封日报;2007年
6 公晓红;劳动仲裁院带来了什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7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 叶青华;劳动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N];宜春日报;2008年
8 朱明旭;全面落实仲裁便民措施[N];焦作日报;2008年
9 秦小泉;劳动仲裁为农民工讨公道[N];金昌日报;2008年
10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院 徐峥嵘 张晓丽;关于当前劳动仲裁调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N];西部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宗儒;论民事司法救济充分性的实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赵克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股东权益纠纷的司法救济(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宋国;合作行政的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维;救济权及其在当代中国实现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吴荻枫;论我国经济法的司法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许迎春;中美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薛z,
本文编号:1189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8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