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实证调查与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5 00:01

  本文关键词: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实证调查与法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权益 社会性别 就业歧视


【摘要】: 女性就业不仅是女性获得生存资料和生活资源、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一个国家的人权实现状况。我国有关保护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实施多年,但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仍时有发生。文本中的法律与现实中的法律之间存在着鸿沟,无法在一朝一夕填补,陈设化、制度化的法律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现保护女性劳动权益的初衷。这促使我们更深入的去关心女性直接经历的劳动权益受损事件及其感受,并思考是怎样的社会机制和法律理念使她们遭受了社会排斥和法律制度的双重伤害?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章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调查分析方法和法律视角;第二章在问卷调查、调研和访谈基础上归纳了女性就业现状和劳动权益保障情况;第三章则具体分析了造成就业歧视的复杂原因,包括社会机制上的性别排斥、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法律制度效率的影响和女性自身传统性别意识的复归等:第四章在初步总结女性就业歧视现象问题的原因和本质的基础上,将实践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扩大女性参与公共领域的话语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法律制度的效率和促进女性性别意识现代化的建议。 女性就业权益受损困境之根本,在于女性个体单薄的力量与整个社会性别排斥的矛盾,在于法律文本与法律实践的矛盾,在于女性职业素质与落后的性别意识的矛盾。这是由社会机制、性别意识、文化氛围等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法律不可能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应在社会改革的基础上推动法律的完善。我们希望能实事求是的在本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土壤之上,依循法律社会学的逻辑,寻求实际可行的对策,逐步改善女性就业歧视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易平;卢立昕;;女性高等受育者就业歧视的教育社会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刘易平;卢立昕;;女性高等受教育者就业歧视的教育社会学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盛宏观;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红贞;女性就业与职业权益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晗;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雷顺利;当前我国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2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52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