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设置

发布时间:2017-12-24 05:11

  本文关键词: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设置 出处:《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 工伤保险条例 行政机关 行政诉讼程序 劳动者 保障部门 具体行政行为 认定 劳动关系


【摘要】: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55
【正文快照】: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类似案例二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其难点在于,由于高速运动的细小铁屑不能让人用肉眼观察到,而且因个体生理状况眼睛受伤后的疼痛和发炎症状不一定及时、明显和剧烈地表现出来,同时难以使得现场人员观察到。待到申请工伤认定之时,更是时过境迁。对这样的受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玉兰;;浅谈新法下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3期

2 清敏;丛岩;;未雨绸缪话举证[J];新前程;2009年08期

3 潘家永;;因辞退引发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11期

4 邱明月;;工伤认定与证明责任之我见[J];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12期

5 李向志;房芳;;加班费举证责任该如何分配[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年06期

6 张保华;;职工提起工伤认定申请后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交证据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09期

7 朱慧;陈慧颖;;考勤与加班的认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12期

8 张莉慧;;劳动合同各有说辞 举证责任谁来负[J];就业与保障;2011年05期

9 芦守臣;史金花;;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存在的若干问题[J];山东审判;2008年05期

10 李春亮;;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与推定[J];才智;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3 张晓森;;关联交易诉讼的举证责任探讨[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江君清;;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8 杨曙光;;试论行政裁量权在工伤行政确认中的适用与规范——以工伤认定中工作场所的涵义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10 胡利鸣;黄嵩泉;钱慰民;;举证责任在《专利法》第26条第4款审查中的运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苏玉邋王建国;事实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7年

2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杲远邋李晓东;因辞退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山丹;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彰显公平正义原则[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文;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5 李玉江邋王霄阳;多渠道落实工伤预防优先原则[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芳滨;我市出台工伤保险新政[N];青岛日报;2008年

7 杨小君;行政不作为案件中行政机关仍应负举证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陆士华;《工伤保险条例》为什么被钻了空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9 记者 赵鸿飞;为工伤职工撑起“保护伞”[N];深圳商报;2005年

10 季明;上海: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蔡嫐烨;行政诉讼之适时审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孙义刚;证据契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林位强;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吴继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旭峰;论我国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陆冬英;中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梳理[D];苏州大学;2003年

3 梁冬;论医疗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芳;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许兴华;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潘牧天;行政诉讼举证责任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郑全成;行政诉讼举证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董惟yN;医疗侵权纠纷诉讼举证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吴兰馨;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侯利阳;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之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26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26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