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关系是特定的劳动关系
本文关键词:雇佣关系是特定的劳动关系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雇佣关系在劳动争议中的经常出现,给我们研究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拓展了空间。本文认为,虽然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劳动关系,尤其是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所兼有的隶属性、平等性、人身性和财产性等特性,使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雇佣关系属特定的劳动关系,应列入劳动法的统一调整范围。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雇佣关系在劳动争议中经济出现,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通过对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雇佣关系属特定的劳动关系,应列入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瑛;浅论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法律关系[J];黑河学刊;2002年04期
2 许建宇;雇佣关系的定位及其法律调整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坤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蔡晓卫;唐闻捷;;体育雇佣关系的定位和法律调整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3 李坤刚;论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兼论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曹绪红;;论转型时期的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胡丹丹,卜亮;劳动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适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文山;论国际劳动标准与我国《劳动法》的修改[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孙瑞玺,温树斌;劳动争议案件几个疑难问题辨析[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8 钟广池;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联系之探讨——兼论劳动法统一调整模式[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9 曹艳春;入世与我国劳资关系协调的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周高仪,吕雅琴,欧阳渊,孟文静;关于高校人事管理契约化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鑫;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学江;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2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刘爱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订立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吴稚晖;劳动法的经济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5 孙友然;企业人力资源情报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杨莉;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牛锋;论雇主责任[D];吉林大学;2004年
8 叶信鸿;论我国临时性岗位用工法律制度的重构[D];湘潭大学;2004年
9 韩丽;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定标准[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文婷;刘建明;;我国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探析——兼谈几类非标准劳动形式的制度安排[J];职业;2011年20期
2 黄涛;;家政服务业用工关系与家政工权益的法律保护[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许慧;张_";;酒店职业经理人与酒店管理公司之间的合同性质判断[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4 任明辉;;浅析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动关系的保护[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5 刘丽红;;《工会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6 潘家永;;如何证明和确认存在劳动关系[J];江淮法治;2011年10期
7 潘家永;;如何证明和确认存在劳动关系[J];楚天主人;2011年07期
8 孟亚生;;上班途中遇车祸 返聘人员难获工伤赔偿[J];工友;2011年06期
9 魏珉;;我与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否还存在?[J];人事天地;2011年05期
10 孟亚生;;返聘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该咋赔——老教师遗孀为亡夫打赢工亡赔偿官司[J];学习月刊;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2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忠东;;试论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9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红伟;;浅析企业并购中对劳动关系变化的处理[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同平 谢孝卫;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有何不同[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张文林 张连峰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3 蔡晖;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应合而为一[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琼珂;保姆不属劳动关系,不能享三倍工资[N];解放日报;2011年
5 张昌喜;不获工伤认定也能索赔[N];法治快报;2007年
6 枫溪区劳动保障局;枫溪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N];潮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卢吉平;我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N];甘肃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唐红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学界共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陈寅;代理销售是否属于劳动关系[N];江苏法制报;2011年
10 记者 康宁;我市全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N];张掖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勇杰;论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D];延边大学;2007年
2 李鹏远;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张丽丽;雇佣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调整模式[D];吉林大学;2006年
4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7 任剑雄;新劳动立法背景下的劳务派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张磊;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06年
9 牛文欢;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间法律关系的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王言斌;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26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2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