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争议纠纷审理中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24 09:23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纠纷审理中的问题 出处:《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案件 企业职工 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 破产企业 奖惩条例 纠纷 审理 全民所有制企业


【摘要】:正 一、正确区分开除、除名、辞退的界限开除是企业对违反劳动纪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有其他违法,违纪的行为屡教不改的职工进行的最严厉的处罚。处理依据是国务院1982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三条及1983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解答意见》,该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正确区分开除、除名、辞退的界限 开除是企业对违反劳动纪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有其他违法、违纪的行为屡教不改的职工进行的最严厉的处罚。处理依据是国务院19的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三条及1 983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解答意见》该条例适用于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渊;试谈劳动争议的处理[J];政法论坛;1982年03期

2 李芳志 ,王昌硕;对进一步完善处理劳动争议立法的几点意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4期

3 郑集;有必要制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J];中国劳动;1985年09期

4 同振魁;浅议建立和健全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和程序[J];中国劳动;1986年11期

5 夏雨田;湘潭市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对劳动合同进行鉴证[J];中国劳动;1987年06期

6 阳劳;用改革的精神做好劳动争议仲裁的起步工作[J];中国劳动;1987年07期

7 刘东升,陈岚;深圳市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劳动;1987年07期

8 夏积智;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制度——学习《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的体会[J];中国劳动;1987年10期

9 王玉山;试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性质和仲裁工作的特点[J];中国劳动;1987年11期

10 徐洪凯,史华良;浅议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工作的重点[J];中国劳动;198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孙志祥;;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和解决[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管唯;黄富银;汤涛;吴家声;汪建君;;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鉴定156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王杰;;关于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国锡;冯向英;;试论取保侯审与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争议案件引发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胜题;范[菁;刘春泉;;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反诉吗?[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凌雁;杭州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N];工人日报;2000年

2 ;企业转制应正确对待无固定期限合同职工[N];工人日报;2000年

3 葛昌鸿;乡镇工会要及时化解劳资矛盾[N];工人日报;2000年

4 江苏盐城 彭定巧 华建国;发生劳动争议 职工常处弱势地位[N];工人日报;2000年

5 黄豫;0.22元引出的劳务纠纷[N];检察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仲英;职工维权意识增强 劳动争议案件增加[N];经济日报;2000年

7 ;淮北市加大依法裁决力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鲁志峰;圈点2000’十大劳动争议案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9 ;把司法救助落到实处[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王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中国税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陶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评价及其完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王楠;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杨苏;浅谈劳动合同附随义务[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代颖;我国弱势群体权利的司法救济[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晓坤;论我国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制度设计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吕建萍;工伤损害救济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黎泳宇;深圳市劳动报酬争议问题与政府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蔡阳阳;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制度重构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刘亚妮;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27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27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