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反思与构建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反思与构建 出处:《河北法学》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地富有特色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构建经验充分体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以此为蓝本展示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构建的实施过程并对比西方法律理念,结合我国和谐思想传统,对其进行理论反思将有助于理解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构建的正当性和明确未来其在我国发展的可能路径。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陕西省西安市法学会“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研讨活动专项课题《和谐劳动关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理论、经验与对策研究》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意识随着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我国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群体性事件频仍,劳资纠纷多发。探索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劳资矛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已成为法学理论与实践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这一领域的法学研究尚未对我国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燕;;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困境与突破[J];河北法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超兰;於恒强;;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何正兵;凌平;;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梅宏;高洁璞;;美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仲裁;2009年02期
4 孙蓉;李炎杰;陈辞;;我国保险合同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J];保险研究;2010年12期
5 周荃;;人民法院委托行业协会调解的实践及其规制——以金融纠纷调解为视角[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臧宏玲;王俊林;;地方政府诚信问题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廖建求;郑涛;;论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J];长江论坛;2009年02期
8 刘铮;;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构建模式及立法建议[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吴慧文;;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与制度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赵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研究——以北京市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机制的再反思为视角[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江;;信任文化探究——读《论语》之后[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张超;;试论社会资本和政治稳定的内在逻辑[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胡石清;乌家培;;社会理性:经济学研究的一大基石[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青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与司法解决纠纷机制在农村社会中的现实困境及运作进路——以民事司法为基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3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兴凯;政府组织间信息共享信任机制与测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易玄;不完备审计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娜;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谢晟;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具体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周长青;民事纠纷的行政调解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倪志钧;论我国示范诉讼之建构[D];苏州大学;2010年
9 童怡雯;外来务工人员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顺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燕;;从“自由”到自由:劳动法的理念缘起与制度变迁[J];河北法学;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明生;;我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的现时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用[J];中国工运;2011年03期
3 魏清琳;陈卫东;辛正芳;;浅论高校劳动争议调解与高校后勤社会化[J];高校后勤研究;2001年02期
4 曲颖;胡建萍;何良彬;谌辉;;成都地区纠纷解决机制实证调查与分析[J];人民司法;2006年11期
5 魏浩征;夏雯斌;;企业怎样顺应新的仲裁程序[J];人力资源;2008年15期
6 ;工会宝典[J];工会博览;2008年10期
7 ;三员四方共联动[J];当代工人;2009年14期
8 段建国;;避免铁路企业劳动争议的办法与对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10期
9 聂志琦;;和谐安徽视角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理论建设;2007年02期
10 陈慰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复合——以司法协同技术为方法[J];仲裁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卉;;试论仲景医学中的和谐理念[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希祥;;中国和谐理念起始于烹饪与饮食[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3 王军;;和谐理念下的烟草企业管理效能建设之初探[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顾智明;;略论和谐理念[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喻包庆;;文化复兴视域下的和谐与现代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康立群;;均衡——孙中山和谐理念之精髓[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军;;和谐理念下的烟草企业管理效能建设之初探[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飞;;塑造海关行政执法和谐理念之我见[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9 王绍辉;;用和谐理念指导建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法俭;;创建和谐理念 增强传染病门诊管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建平邋戴子东 黄健忠;及时化解各种纠纷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福建日报;2007年
2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陈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与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胡晓牧;加强劳动关系调整 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N];厦门日报;2007年
4 王鑫 记者 晨迪;建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缓解社会矛盾[N];成都日报;2004年
5 崔星迪;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N];北方法制报;2007年
6 李飞邋本报通讯员 鲁潍法;构筑解决纠纷新格局[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冯莹邋本报通讯员 马运涛 周素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廊坊实践[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朱丽雅;和合文化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记者 李保林邋通讯员 李志刚 顾丹;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N];湖北日报;2008年
10 谌 辉 靳玉馨;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舟;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倪静;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友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陈正伟;后现代法学视角下的ADR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彭贵才;论政府在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及模式[D];吉林大学;2008年
7 毛明来;和谐理念下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王彦智;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李晓红;和谐理念下的公司治理[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霏;教育应有的和谐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宁;对建筑设计中和谐理念的文化解读[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宁铁;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4 周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5 霍焰;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的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姚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天津大学;2007年
7 刘志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8 孙倩;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推广[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虹;从系统论角度研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郭晓燕;转型期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2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3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