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浅谈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及调整思路

发布时间:2018-03-03 04:21

  本文选题:民营企业 切入点:劳资关系 出处:《价格月刊》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资关系的稳定、和谐,不仅关系到企业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稳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问题和矛盾日益显现。调整好劳资关系,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在内的诸多主体发挥各自作用,共同努力,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及道德等多种手段,使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在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上稳定下来。
[Abstract]: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labor relations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to social stabil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labor rel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To adjust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we need to include the government. Many subjects, including enterprises and laborers, exert their respective roles, make joint efforts, and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law, policy, economy and morality to stabilize the labor-capital rel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on the track of leg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5YJ21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76.5;F24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大庆;从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看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整[J];特区经济;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东;;论构建民营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秦璐;;再谈构建和谐社会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问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吕际荣;;河南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调查与构建思路[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4 许峰;发达国家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启示[J];理论探讨;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钢;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永生;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三方机制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勇;基于YA集团的私企雇佣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李立;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劳动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秋红;中国现阶段“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玲敏;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陈冬冬;温州非公企业行业工会组织构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徐力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庞敏;我国企业劳动关系问题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媛;李诚予;;名企企业文化对我国民营企业改善劳资关系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2 何薇;;试论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刘琼华;;泉州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策略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尹焕三;;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存突出问题的分析——对青岛市部分中小型企业劳资关系的考察报告[J];东方论坛;2008年06期

5 孙东;;论构建民营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民营经济劳资关系研究课题组;李瑜青;;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指标体系[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鲁玉祥;方云梅;;安徽省民营经济劳资关系分析——合肥市民营经济发展调查[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8 陈源;;民营企业和谐劳动用工与和谐社会建设[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9 胡志鑫;;民营企业劳资冲突根源追溯[J];商场现代化;2006年36期

10 程浩,黄文昌,舒俭;透析民营企业员工高离职率现象[J];商场现代化;2005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2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于桂兰;;从“单产权制度”到“双产权制度”——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的产权理论基础演化轨迹[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俊青;;工资激励职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资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韩金华;;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基于《资本论》的视角[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锦英;吴君槐;;利益共享:构建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与发展方向[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9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钱书法;周绍东;;分享型劳资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江苏民营经济的分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俊;劳资关系“法外运行”,监管部门失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柯华庆;集体谈判:博弈论视野下的劳资关系[N];学习时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企业和员工:相互关爱共渡难关[N];深圳特区报;2008年

4 记者 裴菊萍 通讯员 马旭东;创新式服务 劳资关系更和谐[N];酒泉日报;2008年

5 太化集团铁路运输公司 王建林;企业管理的新劳资关系[N];山西科技报;2000年

6 记者 宋长风;巫继学:建立和谐保证机制成当务之急[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罗斌;劳资关系和谐需要法律支撑[N];南方日报;2007年

8 白莹;60年劳动关系的变迁[N];天津日报;2009年

9 记者 赵贤钰;新区八举措“护航”外企[N];滨海时报;2010年

10 陈锦福;建设劳资关系和谐的非公有制企业[N];福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白桦;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王小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与工会改革[D];复旦大学;2007年

7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志标;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信用缺失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聪颖;论强盛巅峰时期的英国劳资关系(1850-1880)[D];南京大学;2011年

2 胡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4 郝文静;民营企业劳资冲突内部协调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寒英;构建江西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海英;论劳资关系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刘飞;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劳资关系重构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8 郑钢;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立;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秦雯;罢工权立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9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59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