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保障机制探析
本文选题:新生代农民工 切入点:培训 出处:《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3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法律意识淡薄、培训法律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应该从政治、立法、司法和执法四个方面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法律保障机制,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现实参考。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t present,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is weak, and the training law is not perfect. It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Under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that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we should improve the legal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olitics, legislation, justice and law enforcement. It provides scientific decision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polic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研究》(10YJA880125),主持人:孙泽平 重庆文理学院2011年校级科研一般项目《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实效性研究——以永川区为例》(Y2011ZF36),主持人:王东强
【分类号】:D922.5;D4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J];数据;2011年04期
2 芮小兰;;中国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2008年06期
3 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郑惠华;[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松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2 许华兴;徐小青;;浅谈农村荒地问题[J];北京农业;2011年09期
3 罗恩立;;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2年07期
4 张二红;;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7期
5 胡婷;;从富士康系列跳楼事件解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困惑[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6 刘叶云;王思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7 张笑秋;刘铁光;;基于行为视角的国内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研究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王东强;田书芹;曹成刚;;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基于生态干扰理论的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6期
9 柯文静;翁贞林;康兰媛;;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因素对其择业活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10 戴迎华;王彝静;;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身份建构路径分析——基于文化差异语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叶云;王思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翠莲;;代际转换与需要满足:非正式组织对管理新生代农民工的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罗恩立;我国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城市化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峰;我国高职院校融资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娄眉卿;基层电大与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互动发展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聪;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包”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国华;求职者就业能力与工作搜寻行为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5 吴丽霞;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倩倩;社会支持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仁海;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刘菲;我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庄治磊;基于REITs的公租房融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宾;;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J];理论参考;2009年05期
2 赵振华;;当前中国农民工收入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5期
3 杨宜勇;杨欣波;;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2期
4 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31期
5 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J];南方人口;2007年04期
6 毕先萍;杨敏;;青年农民工就业流动的特征及影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4期
7 彭国胜;;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长沙市的实证调查[J];青年探索;2008年02期
8 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9 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启新;陈滨祥;陈延军;赵炜林;;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确认及保障——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视角[J];经济师;2011年07期
2 李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瓶颈与就业路径探析[J];职教通讯;2010年12期
3 孙学敏;朱凤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黄陵东;;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的培训模式与机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赵玉国;;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6 娄碧贵;刘保军;;山东省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初探[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王成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供给需求与培训意愿综合关系实证研究——对深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调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易峥英;段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唐踔;;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10 安雅丽;杨淑娥;;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J];人民论坛;2010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方彬;;论改进安全技术培训工作[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余祖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调研报告[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邓跃进;;提高内河船员教育培训质量 确保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4 林国赓;;试论广州市交通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5 李家桢;;改革用工模式 创新培训方式 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叶剑;金文斌;;以市场为导向 加速培训机构的开拓与发展——温州市场变化引出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7 杨敏;;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杨敏;;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9 冯广林;;论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文新宇;;论加强宪法在西部开发中的法律保障作用[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公安职业学院 张虎;用法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N];安徽日报;2008年
2 查兴田 本报记者 罗华山;为抗旱救灾提供法律保障[N];贵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乌云斯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障[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施为飞;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提供法律保障[N];江苏法制报;2008年
5 记者 杜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律保障[N];朝阳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罗书臻;为维护农民工权益提供法律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林世钰;科技投入有赖法律保障[N];检察日报;2003年
8 记者 朱晓露;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法律保障[N];南京日报;2010年
9 ;千名律师进万家企业 为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N];宁夏日报;2010年
10 李青 金济;电子商务的法律保障[N];北京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田东霞;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5 田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春晖;民族区域自治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亓宗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林爱s,
本文编号:1560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6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