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
本文选题:农民工 切入点:权益 出处:《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现象。种种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发生在我国广大的农民工身上,这极大的打击了农民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民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民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出台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面对如此重要的现实问题,许多学者积极调研探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见解。笔者在广泛收集了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著作、论文和相关的网络信息的基础上展开写作。本文分四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第二章中,概括了我国农民工的概念与身份,分析了农民工的发展壮大以及农民工的作用。在第三章中,分析我国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的现状和原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前一章分析的我国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首要问题是要保障其劳动报酬权,为此必须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其次,解决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深层次问题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再次,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最后,针对我国农民工自身的一些特殊情况,制定切实保障我国农民工权益的相关规章制度。
[Abstract]:Migrant workers working in cities are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rural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the urban economic system. The migrant workers in our country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however, The viola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has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All kinds of unreasonable and unfair phenomena have occurred on the vast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 our country, which has greatly hit the enthusiasm of migrant workers' work.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ve also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On 2004, 2005 and 2006, three successive document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No. 1, all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Faced with such important practical problems, many scholars actively investigated and explored. I have put forward a lot of useful opinions on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The author has extensively collected works, papers and related network information about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summarizes the concept and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why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are difficult to protect. Chapter 4th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why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are difficult to protect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primary problem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is to protect their right to remuneration. To this end, we must establish a wage payment security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Secondly, to solve the deep problem of the infrin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to establish a unified labor market and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rdly, Improve the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finally, in view of som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formulate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民工进县城落户将一律放开[J];乡村科技;2011年06期
2 宫仁;;多数农民工进城定居盼留承包地[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9期
3 郭娇娇;;农民工权益遭遇的市场性因素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吕颖;刘荣刚;;城乡和谐视野下的农民工与城市发展问题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5 王华;;空间的底边与底边的空间———对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的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胡颖;;解读新《社会保险法》的六大亮点和五大权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7 张加明;;农民工市民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8 薛辉;;论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9 纪韶;;国家调整农民工就业政策社会效应评估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杨朝英;张玉泉;张利雯;;警惕汽车合同陷阱[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小浜;郭科;黄海涛;;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现状及对策[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任玉岭;;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实现“三生共赢”的重要内容和使命[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3 孟丽;;农民工就业现状浅析及建议[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4 张震宇;;浅析农民工问题[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蒋万胜;张凤珠;;我国农民工收入状况及其成因[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钟小浜;郭科;黄海涛;;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现状及对策[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7 杨庆媛;藏波;张柏林;张蔚;;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民工异质性及政策响应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毅;;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郑晓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丹丹;;公平视野下的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杨净茹;我市实现农民工进城落户无障碍[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2 徐振中 江北;凉水河乡1600名农民工进城就业[N];朝阳日报;2009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党国英;农民工进城:由“候鸟式”流动转向迁徙式流动[N];北京日报;2009年
4 江西省赣州市市长 王平;让农民工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N];人民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松 王晓磊;重庆:农民工“进城”三年不“失”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徐博;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题仍待破解[N];东方城乡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汤碧琴;农民工进城求职还有哪些障碍[N];宁波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云萍;我省今年转移农民工150万人[N];石家庄日报;2010年
9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姜长云;农民工正在推动城市社会变革[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刘强;农民工收入增幅加快是发展之必然[N];农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晓坚;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2 周小刚;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朱贵云;中国农民工收入与生活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贾楠;农民工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潘虎;中国农民工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高月;我国农民工就业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思芊;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悠悠;农民工融入当地社区的社会和制度壁垒[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兴梅;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徐静;社会空间理论视角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余幸辉;学校主导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艳;农民工认同问题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光;中国现阶段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曹成文;健康被漠视的群体[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霍昊;山西省农民工职业社会化的途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85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8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