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劳动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8-03-08 22:36

  本文选题:劳动力市场 切入点:劳动关系主体 出处:《学习论坛》199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给我国劳动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在这一巨变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带来了我国劳动关系的巨大变化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给我国劳动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种类多样化。我国《宪法》确认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itive labor market has brought tremendous changes to China's labor relations, but in the course of this great change, there have also been some problems. The outstanding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ain body of labor relations have been damaged to varying degrees. Only by properly solving this problem can we promote the furthe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market in our country.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 market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changes in labor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 market, especi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Law",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labor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To sum up, there are five aspects: first,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The Constitution recognizes a variety of economic components based on public ownership.
【分类号】: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围绕主线 统筹规划 精心组织[J];中国就业;2000年03期

2 ;实施再就业工程 强化劳动力市场[J];中国就业;1995年03期

3 韩成光;;海南劳动力市场:发展是硬道理[J];中国就业;1995年04期

4 ;应城: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J];中国就业;1995年03期

5 ;横向互联 全面服务[J];中国就业;2000年03期

6 李兴春;;旅顺口区劳动力市场信息工作取得进展[J];中国就业;2000年08期

7 唐红杰;闵根;;对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8 吴璞;;绿树成荫——访沈阳市和平区劳动力市场[J];中国就业;1995年02期

9 ;柳州市公布2010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J];人事天地;2010年21期

10 ;沈阳市出台:劳务中介机构管理意见[J];中国就业;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我国职业技能开发趋势与展望[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2 ;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发展趋势与展望[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3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课题组;;加入WTO对浙江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孙文远;裴育;;国际外包与劳动力市场关系:基于美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严法善;;劳动力市场与按劳分配[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6 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7 朱宁洁;;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决策[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吴光炳;;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障碍及对策[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9 海伦娜;盛荔;;青年、全球化与就业:基于地区视角的考察[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10 杨波;;全球化与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基于上海的案例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倜;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差异[N];经济日报;2003年

2 程娇邋通讯员 许环忠 洪伟平;劳动力市场工价今年普涨[N];海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莉 实习记者 虎梦玲;拉萨确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N];西藏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高山;企业与劳动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N];南充日报;2008年

5 黄燕芬 云鹏;劳动力市场渗入社会根根脉络[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记者 王荧瑶;节后民工忙求职[N];台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钟兰花;市区劳动力市场提前开门[N];绍兴日报;2009年

8 记者 钟兰花;劳动力市场开始回暖[N];绍兴日报;2009年

9 记者 陈羚 通讯员 孙晓烽;全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N];泰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荧瑶;节后找活,民工有点“慌”[N];台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阳;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石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户籍歧视[D];山东大学;2010年

5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孙妍;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解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9 高文博;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再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丽梅;我国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吴伟;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反失业[D];新疆大学;2001年

3 蔡玉敏;劳动力市场、社会关系网络与职业地位获得[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余子鹏;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测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曹达舜;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6 刘聪;我国雇佣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白清平;试论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D];西北大学;2006年

8 李炜;广州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田贵生;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王飞;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85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85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