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法律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09 00:33

  本文选题:股票期权 切入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出处:《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是随着20世纪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股份 公司中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而提出来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 现代公司区别于其他形态企业组织的重要特点,也是构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 基础和前提。建立健全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中国国有企业 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经营管理者具有有效和长期激励作用的最佳 制度安排,就是让其与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经营者股票期权制 度作为西方企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长期激励约束的重要制度形式,自引入中国 以来,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 上说,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应该是由公司法、证券法、劳动法、税法、会计法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协调配合组成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公司高级员工激励制度,但 是,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不仅没有为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留出足够发展的空间, 反而客观上设置了诸多的障碍,使真正的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难以确立。 所以,法律障碍的突破及整体的规制成为在我国顺利推行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 的当务之急,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此展开了分析。 全文除导言、结束语外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及 相关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对经营者股票 期权制度的概念作了界定,对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同时为 了更好地理解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了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 的法学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推行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经营者股票期权 制度在国外的产生发展趋势及其在我国的立法现状和试点评析,在分析我国的 实践模式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及弊端后,站在发展的角度上,认为引导和规范经 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践是大势所趋;第三部分切入我国推行经营者股票期权 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指出了中国实行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制约瓶颈所在。 当法律满足不了现实需要的时候,修改法律也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借鉴先进 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第四部分是该论文的重点,也
[Abstract]:With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ompany system in 20th century, the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The study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the company has been put forward step by step.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right i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ompani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forms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are also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for managers, which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the best for managers to have an effective and long-term incentive rol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s the ownership of the enterprise jointly owned by them and the owners of capital. The option system of the operator's share.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western enterprises' long-term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to the management of companies, it is self-introduced into China. Since then,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for the manage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should be made up of company law, securities law, labor law, tax law and accounting law. A more successful incentive system for senior employees in a company that is coordinated by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but. It is true that China's current legal system not only does not leave enough ro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On the contrary, many obstacles have been set up objectively,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establish the real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e breakthrough of legal obstacles and the overall regulation have becom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rator's stock option system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problem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the conclus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is analyzed, and the operator stock is analyzed. The concept of option system is defi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are summarized. This paper mak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perator's stock option system,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operator's stock option system.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executive stock opti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ystem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pilot project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difference and malpractice between the practice mode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the auth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velopment, thinks that guid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classics should be guided and standardized. The practice of the operator's stock option system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e third part cuts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rator's stock option in China. The legal problems of the system point out the bottleneck of implementing the executive stock option system in China. When the law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the amendment of the law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It is imperative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legislative experience of this paper. Part 4th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丽芳;;浅议“秒杀”的法律问题[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2 李丽娟;;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申报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3 崔金玲;;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4 张颖杰;;简析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J];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

5 李友根;;论指导性案例的约束力范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余海瑞;黄益强;;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7 马飞;;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看我国《反垄断法》之经营者集中[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8 张博华;刁凯;;我国电视购物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天津法学;2011年02期

9 张树兴;赵娴;;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法律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7期

10 张振;;拆迁信息公开的法律探讨[J];理论界;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娟;;“举证责任倒置”下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陆文生;;精神科护理学之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思考[A];全国精神科护理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蔡青;;手术护理配合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雅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阶段应注意的法律问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喜臣;;“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综述[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孙巍;;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的思考[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7 关慧;;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法律问题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曾彩琳;;旅游区水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初探[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闵繁红;沙桂英;曲家鹏;;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陆爽;;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辉东;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洪梅芬;“人人成为“经营者”[N];解放日报;2005年

3 王学政;经营者集中及其规制(三)[N];中国工商报;2008年

4 记者 王剑 通讯员 何一宁;个私协会“十个一”服务经营者[N];黄石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杨丽娟;大商集团及经营者双获殊荣[N];辽宁日报;2008年

6 张庆申 孙安清;重大灾害捐助遇四大法律问题[N];法制日报;2009年

7 高中义;海监执法亟需解决的几个法律问题[N];中国海洋报;2009年

8 记者 程敏;保障企业及经营者合法权益[N];珠海特区报;2009年

9 通讯员 郭学文;梳理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法律问题[N];天津政法报;2009年

10 记者 徐荣生;首家推行农资经营者告知书制度[N];朝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宋培林;论企业经营者成长的微观机制:筛选、激励与约束[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李良智;经营者货币报酬激励与控制权激励替代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朱治龙;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5 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侯清麟;国有企业经营者最优报酬激励机制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刘再辉;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韩伟;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王志芳;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姜立文;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彩霞;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法律问题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许萍;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琳;股票期权制度及其在我国推行的法律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周洁莹;我国管理层收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宋婷;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伟;西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杨锋梅;我国旅游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8 蒋小林;我国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杜平;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与约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张家兴;降低现代公司的代理成本[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86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86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