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非职工”群体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30 04:12

  本文选题:劳动关系 切入点:工伤保险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7年02期


【摘要】:传统意义上社会保险的对象与劳动关系下的单位"职工"相契合,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领域,其对象渐渐趋向"公民化",覆盖所有的人群。当前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没有将灵活就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公务员等"非职工"群体纳入其中,造成不同群体的差别对待,这与社会保险制度分散风险的宗旨相背离。应顺应我国《社会保险法》保障对象"公民化"趋势,以"工伤保险社会保障化论"理论为支撑,借鉴其它社会保险制度的经验,减弱社会保险与劳动关系的关联性,将"非职工"纳入工伤保险体系,使更多群体因工作损害享受工伤待遇。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object of social insurance coincides with the unit "worker" under labor relations, in the fields of medical insurance, old-age insurance, etc. 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does not include flexible workers, agricultural workers, civil servants and other "non-workers" group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groups being treated differently. This is contrary to the aim of dispersing risks in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It should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citizenship"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law in China, be supported by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social insurance syste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nsurance and labor relations is weakened, and "non-workers" are brought into the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so that more groups can enjoy the work injury treatment because of the work injury.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跟进研究”(项目编号:2017-ZZJH-6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法治建设中多元价值冲突解决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CFX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论决定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和文化[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2 张亚荣;;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北方经贸;2010年07期

3 简祖平;;建立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31期

4 陆林祥;日本的工伤保险制度[J];中国劳动科学;1986年09期

5 俞佳;加拿大工伤保险制度掠影[J];劳动保护;2004年11期

6 马灿;关注弱势群体 完善工伤保险制度[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刘庆原;对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赖力静;;论矿工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的价值及实现[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苑光;孔繁丽;;工伤保险制度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山东劳动保障;2007年04期

10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J];党建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华中;;关于工伤保险制度受惠人群的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亚敏;王浩;;工伤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策略研究[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3 沈长仁;;深化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4 ;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忠;;海西建设中工伤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南;统一工伤保险制度,乃大势所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2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刘福垣;健全工伤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龚宝;工伤保险制度建设的新里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4 钟雯;山西覆盖各类人员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全面建立[N];经理日报;2007年

5 单于;山西省覆盖各类人员的统一工伤保险制度全面建立[N];经理日报;2007年

6 李涛;我省全面建立覆盖各类人员的统一工伤保险制度[N];山西科技报;2007年

7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 陈刚;改革开放30年新型工伤保险制度基本确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李丽静;河南全面实施工伤保险制度[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9 记者 王优玲 崔静;专家呼吁完善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制度[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钱新 顾桂兰;公平性:工伤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N];工人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欣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学军;试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2 李克婷;工伤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借鉴[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3 胡薇;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郎丹;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黄晓星;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金剑;中日工伤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张圆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余美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李哲;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卞建秋;论家政工的工伤保险制度[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4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684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