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美国不当劳动行为裁决机制评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04:15

  本文选题:不当劳动行为 + 国家劳工关系法 ; 参考:《政法论丛》2013年03期


【摘要】:美国1935年制定的《国家劳工关系法》中设立了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藉以执行该法所规范的事项,防止雇主或工会有不当劳动行为的不法举动,同时采取纠正和救济行为。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处理不当劳动行为的裁决机制能够为日后我国导入该项制度提供借鉴。
[Abstract]:In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of 1935,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an independent federal agency, the National Labour Relations Commission, to enforce the matters regulated by the Act and to prevent illegal acts by employers or trade unions of improper labour conduct.At the same time take corrective and remedial actions.The adjudication mechanism of the National Labor Commission dealing with improper labor behavio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D9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常凯;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鲍晶晶;不当劳动行为法律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中慧;;劳动权初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蒋玲;;研究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才智;2011年10期

3 段艳华;崔庆玲;;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法理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3期

4 刘松珍;;论劳动合同变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方配礼;;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适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6 李剑钧;赵春;;劳动保障和谐监察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张静;;对完善新劳动合同法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9期

8 常凯;;论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及其实施[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9 郭慧敏;;家政女工的身份与团结权政治——一个家政工会女工群体的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6期

10 王彤;;团结权与农民工权益保障[J];法学与实践;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马福军;劳动权的税法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周艳群;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继元;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曾浩;劳动合同法中,“用工”概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志图;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文静;论劳动合同的解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静漪,魏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劳动权的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湘刚;罢工权的宪法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常凯;;论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及其实施[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4 金璐;;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5 燕晓飞;谈劳动关系市场化过程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几个问题[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李琪;;对国有企业推行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王君玲;;中国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法规与国际劳工标准的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05期

8 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9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J];中国劳动;2004年12期

10 章群;朱悦蘅;;我国不当劳动行为控制的制度构建[J];天府新论;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璐;;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2 田思路;贾秀芬;;论日本劳动争议行为的法律构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丁明胜;;日本《劳动审判法》评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丁明胜;;日本劳动委员会劳资争议解决机制评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浩远 叶佳;日本劳使关系 讲法律也讲监督[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许杏彬;日本几乎每年都改劳动法[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本文编号:1766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766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