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立法依据、宗旨、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对“总则”一至五条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8-05-21 03:42

  本文选题:适用范围 + 劳动者 ; 参考:《中国劳动》1994年09期


【摘要】:立法依据、宗旨、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对“总则”一至五条的理解贾俊玲编者按:为了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宣传活动,按照劳动部部长李伯勇提出的“逐条逐句学深学透”的学习要求,我们特开辟“学习与贯彻《劳动法》”专栏,邀请我国劳动法专家学者系统地...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legislative basis , purpose ,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basic principle - -understanding Jia Junling ' s theory of " general rule " one to five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propaganda activities of the Labor Law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 we open up the column of " learn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 of labor law " , and invite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of China ' s labor law to systematically . .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积智 ,陈文渊 ,王昌硕;劳动法是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J];政法论坛;1980年01期

2 ;劳动出版社新书预告[J];中国劳动;1980年10期

3 ;劳动出版社新书预告[J];中国劳动;1980年11期

4 陈惠珍;;违法者竟然受奖![J];国际观察;1980年04期

5 龚建礼;李景森;;劳动法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J];法学杂志;1981年02期

6 徐盼秋;一部反映我国历史进程的宪法草案[J];法学;1982年06期

7 悦光昭;劳动立法的卓越指导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一点体会[J];中国劳动;1983年14期

8 薛逊;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举行关于劳动法基本原则学术讨论会[J];政法论坛;1984年02期

9 凌相权;对劳动法的法律地位及适用范围之我见[J];政法论坛;1984年04期

10 穆镇汉 ,侯文学;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瑞亭;;论法医学鉴定标准中儿童概念及其年龄界定[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胡志强;;设置医学鉴定专业的设想[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4 王杰;;关于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淑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标准及方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苏文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如何认定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员工的连续工作时间[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胜题;范[菁;刘春泉;;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反诉吗?[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仲文;《煤矿安全监察法规工作规定》出台[N];中国煤炭报;2000年

2 路光仁;劳动争议仲裁与仲裁法仲裁的区别与法律适用[N];法制日报;2000年

3 上海市华天平律师事务所 牛来惠 律师;以“合同解除”为由将我退工,对吗[N];解放日报;2000年

4 石美遐;关于我国社会保险立法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_(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本报法律顾问;老板可以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吗?[N];人民公安报;2000年

6 林辛乐;美国的劳动法[N];法制周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于怀清;WTO给我们的劳动者带来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河北省妇联权益部;多种途径防治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于怀清;集体合同要强化[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王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中国税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常惟智;历代方论有关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陈留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稚晖;劳动法的经济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2 熊晓萍;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立法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曾琳;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劳动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湛晓芳;劳动基准和集体合同——对劳动法实现公平与效率价值方式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李林太;劳动法公法性分析及其启示[D];苏州大学;2004年

6 朱懂理;试论我国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杨苏;浅谈劳动合同附随义务[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郭莉;核心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法的修改完善[D];吉林大学;2005年

9 于海红;我国劳动法救济制度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唐婵凤;论无效劳动合同[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917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917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