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特殊性

发布时间:2018-06-22 01:32

  本文选题:劳动合同 + 违约赔偿 ; 参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摘要】: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特殊性是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法律反映。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归责原则具有区分性,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严格责任原则;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方式具有法定性,劳动法应否认约定赔偿的效力,实施法定赔偿制度;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范围具有差异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各自执行不同的赔偿标准。
[Abstract]:The particularity of labor contract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s the legal reflection of the nature of labor relations. The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of labor contract is differentiated, that is, the principle of fault liabi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shall be applied by the laborer and the employing unit respectively. The labor law should deny the effect of the contract compensation and implement the legal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scope of the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s different and the laborer and the employing unit should carry out different compensation standards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彦君;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2 张玉敏;侵害知识产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J];法学论坛;2003年03期

3 肖燕;违约归责原则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勋;;浅析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2 杨肖飞;;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3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戚枝淬;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法律后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宋汉林;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罗光飞,陈伟;论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周晓唯;经济主体及其权利: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法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7 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李春彦;论保险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刘胜题;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芸;劳动合同订立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妮;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钟鹏;商标反向假冒民事法律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龙新华;小额电子资金划拨中的消费者保护——英美法的借鉴与中国相关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学;2000年

5 柯敏;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何应伟;信用证欺诈犯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黄玉清;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尹诚;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韶华;论我国合同法上的严格责任原则[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铁康;;怎样签订劳动合同[J];上海成人教育;1999年07期

2 田亦姗;;劳动合同,你签了没有?[J];中国就业;2000年09期

3 ;企业无故拖延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J];中国就业;2000年10期

4 李文成;;聘任书能否算劳动合同[J];农家参谋;2011年07期

5 王忠;;证据决定胜负[J];就业与保障;2011年08期

6 ;毕业生谨防招聘合同“猫腻”[J];农民文摘;2011年07期

7 陈文军;陈海挑;;总经理的劳动合同探析[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8 韩佳;;用人法则(十) 见习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J];法律与生活;2011年14期

9 ;请你断案[J];江淮法治;2011年10期

10 ;法律信箱[J];新疆人大(汉文);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2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田文复;;雇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志平;签订劳动合同咋这么难?[N];宝鸡日报;2010年

2 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杨永忠 丛X;无劳动合同也能索赔双薪[N];烟台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王鸿辉 记者 洪光豫;一起不签劳动合同的非典型案例[N];杭州日报;2010年

4 李自庆 缪汤;劳动合同被填空造假 法官辨真伪还公道[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肖姗 本报实习生 曹瑾;空白劳动合同签不得[N];南京日报;2011年

6 董军 山东省寿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司改了名,,经理换了人劳动合同不能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7 陈昌衡 湖南省衡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续订劳动合同 能否变更劳动者岗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8 本报法律事务中心律师 白永亮;如何确定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9 边旭锋 甘肃省天水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记者 张富英;全州97%劳动合同依法签订[N];柴达木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郭青;农民工权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8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9 付雷;关于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05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