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7 14:04
【摘要】: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导致新类型劳动合同纠纷增多 ,《劳动法》对其的调整已力不从心。对于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问题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规定或者规定并不明确 ,对此 ,学术界及司法界应作深入探讨
[Abstract]:The change of labor employment system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new types of labor contract disputes. A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bor contract and employment contract, the unilateral termination of labor contract and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labor contract, the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are not provided for or are not clear. Therefore, the academic and judicial circles should make a thorough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100078
【分类号】:D92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方旭红;论“黄祸论”的形成根源及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刘少杰;;社会学的相对性与起点多元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坤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章礼强,朱凡,吴清旺;创业投资组织形式抉择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刘素英;论欧洲违宪审查模式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借鉴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赵晓力;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何在——《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第十二章读后[J];比较法研究;1996年01期

9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10 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吕忠梅;;论环境物权[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2 陈元欣;王健;;论体育仲裁监督机制的构建[A];2006年体育仲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章;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黄敬才;黄遵宪西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罗婧;世界交往新潮与中国主动走向世界机遇的错失:1760—184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陈运;英国法浮动财产负担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彭春华;晚清政治法律著作汉译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7 刘淼;朴正熙政权的特征、绩效与局限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邓志宏;美国行政程序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吴晓明;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陈智俐;权利质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怎样签订劳动合同[J];中国就业;2000年05期

2 夏铁康;;怎样签订劳动合同[J];上海成人教育;1999年07期

3 田亦姗;;劳动合同,你签了没有?[J];中国就业;2000年09期

4 ;企业无故拖延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J];中国就业;2000年10期

5 李文成;;聘任书能否算劳动合同[J];农家参谋;2011年07期

6 王忠;;证据决定胜负[J];就业与保障;2011年08期

7 ;毕业生谨防招聘合同“猫腻”[J];农民文摘;2011年07期

8 陈文军;陈海挑;;总经理的劳动合同探析[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9 韩佳;;用人法则(十) 见习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J];法律与生活;2011年14期

10 ;请你断案[J];江淮法治;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2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田文复;;雇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裴纪;聘任书能否算劳动合同[N];法治快报;2006年

2 吴晓梅邋芮莉;浅谈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魏民;如何判定劳动合同的生效?[N];保定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卢志平;签订劳动合同咋这么难?[N];宝鸡日报;2010年

5 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杨永忠 丛X;无劳动合同也能索赔双薪[N];烟台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王鸿辉 记者 洪光豫;一起不签劳动合同的非典型案例[N];杭州日报;2010年

7 李自庆 缪汤;劳动合同被填空造假 法官辨真伪还公道[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肖姗 本报实习生 曹瑾;空白劳动合同签不得[N];南京日报;2011年

9 董军 山东省寿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司改了名,,经理换了人劳动合同不能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陈昌衡 湖南省衡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续订劳动合同 能否变更劳动者岗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郭青;农民工权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8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9 付雷;关于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48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148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