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满十年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时效吗
[Abstract]:Lu joined a company in July 1999. The labor contract expires on June 30, 2011. Lu has been working for the company for 10 years. The company orally offered to "terminate the labor contract" with Lu and pay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the terminat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Lu left the unit until June 29 and did not propose it when he left.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分类号】:D920.5;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畅;江山;杨杰;;劳动合同期限选择与用工管理[J];中国劳动;2007年09期
2 魏娟玲;;《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李扬;;企业改制后应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3期
4 张义忠;;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释疑[J];中国邮政;2007年11期
5 穆忱;;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如何约定终止条件?[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8年11期
6 ;签订合同之前想仔细![J];打工妹;2004年03期
7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J];当代工人;2009年14期
8 王继红;;慎选劳动合同期限 规避用人风险[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08期
9 张友山;刘峰;;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山东劳动;1999年07期
10 李培志;;《劳动合同法》应全力扭转合同短期化趋势[J];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厉进;;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经济关系处理办法及反思[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2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4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5 杨淑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标准及方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陆敬波;;劳动合同后附随义务之探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姜卫;;调动各方资源 畅通船员维权渠道[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8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苏文蔚;;浅谈竞业禁止与就业权保护[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10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施晔;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样本[N];南通日报;2008年
2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韩丹 陈庆贵 实习生 马会;怎样看待华为辞职事件[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张凌瑞;无约定并非无固定期限合同[N];法治快报;2008年
4 鲁志峰;无固定期限合同不是洪水猛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田成平就《劳动合同法(草案)》向人大作说明[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6 ;农民进城务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N];广元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陈昌衡 实习生 刘焰 整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衡阳日报;2007年
8 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开畅;劳动合同内容趋于“标准化”[N];上海金融报;2007年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田成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说明[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成燕 实习生 胡学武;进城务工问题解答[N];郑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许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博文;论劳资博弈角度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彭根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苗增竹;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周利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褚军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李晓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梅韵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效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军芳;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史佳;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吴海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6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32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