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社会法的基本问题:概念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8-11-12 16:30
【摘要】:尽管"社会法"一词频频出现在我国学者的论著中,但究竟什么是"社会法"却很少有人论及。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综述的基础上,对有关"社会法"的各种学说观点进行了评介,指出:对社会法应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从广义上讲,它指的是相对于已有的"公法"和"私法"而言的,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本位的"第三法域"内的立法及其表现形态;从狭义上讲,则是指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核心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Abstract]:Although the term "social law" frequently appears in the works of Chinese scholars, but what is "social law" is rarely discussed.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broad, 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various viewpoints on the social law,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ocial law should be grasped from two aspects-that is, in a broad sense, It refers to the legislation in the "third jurisdi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the society, and its form of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In a narrow sense, it refers to the independent legal department with labor law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as the cor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所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守文;社会法论略[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守文;经济法体系问题的结构分析[J];法学论坛;2005年04期

2 竺效;祖国大陆学者关于“社会法”语词之使用考[J];现代法学;2004年04期

3 卢代富,陈治;经济法基础范畴刍议——基于社会法研究进路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4期

4 郑尚元;社会法的定位和未来[J];中国法学;2003年05期

5 王为农;日本的社会法学理论:形成与发展[J];浙江学刊;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灵芝;中国公民养老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龚帆;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护的比较法和国际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龙杨;经济法与社会法功能整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察赫尔;孙汇琪;;国际与欧洲社会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6期

2 吴稼稷;完善国家法制 走向社会法治[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6期

3 张守文;社会法论略[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4 程信和;关于社会法问题——兼论开展人口法研究[J];南方人口;1996年03期

5 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对第三法域的探索[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郑少华;经济法中的社团——从社会法视角展开[J];法学;2000年02期

7 胡小红;现代民法、现代行政法及社会法三者关系简释[J];河北法学;2000年01期

8 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4期

9 何沿;从社会法观的视角看工会[J];理论导刊;2001年06期

10 赵嵩,陈旭锋;论经济法的中观归属[J];学术交流;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延平;刘军;;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2 ;序[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陆敬波;;劳动合同后附随义务之探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马柏华;;我国法医鉴定体制的新发展[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陈乃新;;经济法、法律体系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的法学思考[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元聪;;试论生态法的生态本位[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莉敏;;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保障立法浅议[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8 ;舞弊防范的对策[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9 陈贤英;朱艳艳;;循环经济法的基本问题探析[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10 杜群;;生态保护及其利益补偿的法理判断——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法理解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卓泽渊;法治:观念先行[N];检察日报;2000年

2 王治江 刘文先;为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建言献策[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郭学德;“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思考[N];学习时报;2000年

4 吉卫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形成[N];人民代表报;2001年

5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 阚珂;谈我国法律体系建设[N];人民代表报;2001年

6 黄松有;“两便原则”与民事审判改革[N];法制日报;2002年

7 韩志红;集团诉讼与社会利益的维护[N];法制日报;2002年

8 葛敏 本报记者乐欣;专家学者聚焦经济法四大问题[N];检察日报;2002年

9 记者吴兢;学习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所作序言[N];人民日报;2002年

10 蒯大申(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执行编委);重视国际大都市形成的文化条件[N];文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吴真;公共信托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东;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谦;论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兼论社会保障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D];浙江大学;2002年

3 韩亚峰;西学东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李林太;劳动法公法性分析及其启示[D];苏州大学;2004年

6 吴军;中国社会保障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李毅飞;社会保障的契约思想暨契约重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孙科峰;我国婚姻财产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扈春海;社会法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7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327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