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及其启示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labor dispute mediation systems in foreign countries, such as independent agency mediation,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labor court mediation and tripartite mediation. The legislation of foreign labor dispute mediation and its successful operation have the following four enlightenments to the perfection of labor dispute medi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one is the unity of the mediation agencies; the other is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labor dispute coordination and handling institutions; Third, cancellation of labor dispute arbitration mediation and litigation mediation; four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e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律系
【分类号】:D9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明祥;从挪威调解官制度看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华迎放;日本的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劳动;2002年03期
3 陈玉萍;国外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J];中国劳动;2005年02期
4 常凯;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樝;;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长勇;;日本个别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史中慧;;劳动权初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肖平容;;工会集体谈判权缺位的制度障碍与策略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欧阳仁根;试论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7 许玉华;拖欠民工工资的原因及法律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丘丽丹;;论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国华;张青枝;;论战后日本劳资关系的演变及其历史经验[J];科技和产业;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马福军;劳动权的税法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文婷;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琪;;对国有企业推行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3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4 常凯;外资企业中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问题[J];中国法学;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洪宾;加拿大法院调解制度的启示[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2 张嘉军;;古代中国民事诉讼调解政策初探[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6期
3 刘述涛;蔡养泉;;ADR对我国公安行政调解的启示[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刘述涛;;ADR与我国公安行政调解[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5 余保才;;浅谈域外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之启示——兼论建立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之必要[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11期
6 王瑞煊;;浅议调解制度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7 李周伟;沈林荣;;行政诉讼中构建调解制度的若干思考[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齐欢欢;郝军;;关于我国行政诉讼适用调解制度的构想[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9 李跃霞;;试论调解制度的价值及其实现的规范性条件[J];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刘晓阳;法庭调解制度及经济审判中的调解结案[J];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平;;欧美行政区划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克祥;;黄桥战役的启示[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敏;;先进的美国制药产业和它给我们的启示[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王秀兰;;如何调整和改进现行的高年级阅读教学——一次阅读教学的试验与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黄海;赵亚夫;;日本桃产业及其启示[A];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卢风;;“天地境界说”对生态伦理的启示[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冯家臻;王建康;;浙江现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肖起清;;现代企业管理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杨植宗;段永法;;大学物理教材改革与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森;郝明;王晓丹;;美军C~4ISR的体系结构框架研究及对我军的启示[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 行;建议确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李晓燕;浅谈调解制度的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1年
3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何 兵;调解制度的光辉所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杨小华 岳池记者站 杨龙凤;县人民法院创新调解制度[N];广安日报;2010年
5 实习记者 尹昊 实习生 王礼;武邑镇基层调解制度解民忧[N];衡水日报;2008年
6 郑建刚;从程序正义看调解制度[N];检察日报;2002年
7 记者 姜鹏飞 毛晓宇 通讯员 郁新;“小资金”撬动“大和谐”[N];嘉兴日报;2010年
8 占锦;两岸调解制度之比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传统调解制度的弊端及改革思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蒋熙辉;刍议纠纷调解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士海;“列宁主义观”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张旗坤;论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戴群中;美国股票市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时映梅;俄罗斯“影子经济”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高京平;巴西“三农”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引发的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祯祺;委托调解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林钒;论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构建[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易文;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贺利云;人民调解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王立;传统调解制度及其现代重构之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6 郭琳;略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张雅政;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伟光;试论我国行政审判中的调解制度[D];厦门大学;2002年
9 黄海涛;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陈蕾;法院委托调解若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461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6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