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间休息时伤亡也可构成工伤
【作者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志强;;工间休息时伤亡也可构成工伤[J];人民司法;2008年16期
2 ;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可认定为工伤[J];兵团建设;2009年04期
3 ;在车间生火取暖烧伤能否认定工伤[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9期
4 ;上下班途中受伤害可否认定工伤?[J];工友;2004年05期
5 老冉;;因工作发生厮打能否认定工伤[J];农民文摘;2009年02期
6 ;工伤认定有办法[J];农家致富;2009年05期
7 韩佳;;用人法则(七) 下班后洗澡受伤能认定为工伤吗?[J];法律与生活;2011年10期
8 冯枫;;串岗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12期
9 秦绪栋;;工伤认定中对认定工伤的“工作时间”应当灵活把握[J];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04期
10 延睁;;“48小时”认定工伤的时间界限[J];劳动保障世界;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静华;;行政机关如何参加行政诉讼[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于安;;《WTO协定》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3 王太高;徐晓明;;维持类行政复议决定的可诉性研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宋健华;;专利管理机关与行政诉讼被告[A];专利法研究(1994)[C];1994年
5 牛淑贤;;从班古拉事件看工伤事故责任的承担[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慧;黄浩;;中心供应室护士工作时间调整的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A];全国第四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谷福生;;行政诉讼状的撰写及有关问题[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叶必丰;;具体行政行为框架下的政府信息公开[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杨曙光;;试论行政裁量权在工伤行政确认中的适用与规范——以工伤认定中工作场所的涵义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周郁昌;;行政诉讼第三人辨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璇邋羽馨;从要维权 到会维权[N];江苏法制报;2008年
2 孙祥邋李一平;下班途中骑车摔倒致死能否认定为工伤?[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从民;为何不能重复作出认定[N];工人日报;2008年
4 谷建昌;公司解雇无依据 雇工致害为工伤[N];江苏经济报;2006年
5 ;下班打完卡去食堂途中猝死不算工伤[N];东莞日报;2008年
6 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何成军邋陈月 侯必明;工作时间斗殴伤亡不属工伤[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徐恬;上班途中遇交通事故属工伤[N];深圳商报;2006年
8 邵照学邋郭涛;能否认定为工伤[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记者 刘迅;市直工伤保险答疑[N];咸宁日报;2007年
10 杨维松 邓铭琛;上班发病死亡引发工伤之争[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静;欧洲一体化中的工作时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石红梅;已婚女性的时间配置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李楠;行政与刑事法律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陈峰;法治理念下的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梁凤云;行政诉讼判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贺荣;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磊;女性经理人工作应激投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达全;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张世宗;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程序的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元祥;论受贿罪共犯的认定[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欣;论转化犯[D];吉林大学;2006年
3 武峰;论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孟淼淼;论民事电子证据的证明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志祥;欧盟竞争法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D];厦门大学;2007年
6 郑强;网络犯罪的认定及管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孙晶敏;间接正犯类型及认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高峰;论实行过限[D];厦门大学;2006年
9 贾俊峰;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D];安徽大学;2006年
10 杨佳;论被处罚人主体资格认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7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53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