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者的辞职权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法学研究;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柏生;;患者隐私权保护中的权利冲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李春梅;;论宪法平等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彭晓芋,季淑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境及其救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冯象;;法律与文学(《木腿正义:法律与文学论集》代序)[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5 谭红,吴韶艳;关于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若干观点的评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苏力;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7 温辉;言论自由:概念及边界[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8 韩光明;;权利冲突、相邻关系与义务理性[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9 王克金;;权利位阶、权利平等抑或权利边界——以权利冲突的解决为视角[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10 乐虹;;权利冲突解决路径分析[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曹越;;从想像到现实——中国情境下的著作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赵大维;;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许加彪;法治与自律:新闻采访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妍;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性寻租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韩光明;不动产相邻关系规则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陈欣;新闻报道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戴庆康;权利秩序的伦理正当性[D];东南大学;2005年
8 万珂;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D];复旦大学;2006年
9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赵泽君;论民事争点整理程序[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鹰;网络言论侵权行为入罪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汪志敏;民事欺诈法律调整的冲突与协调[D];苏州大学;2010年
3 范晓玲;“人肉搜索”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辛强;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山东大学;2010年
5 潘丹元;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信息秘密保护之冲突和协调[D];宁波大学;2010年
6 陈冰;从“自助透析室”事件看权利冲突与化解[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志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8 刘建民;论侵害名誉权的认定[D];郑州大学;2002年
9 杨安源;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梁恒;关于侵害中学生体育权利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鲍金桥;论民事侵权责任原则[J];比较法研究;1990年04期
2 苏力;关于对抗制的几点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思考[J];法学研究;1995年04期
3 魏振瀛;;侵害名誉权的认定[J];中外法学;1990年01期
4 苏力;法律活动专门化的法律社会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竹莹莹;预告辞职权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劳动;2005年04期
2 习剑平;劳动者辞职权相关问题之探析[J];行政与法;2004年12期
3 胡晓楠;劳动者辞职权有关问题探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任仲;孙某的辞职权利应受保护[J];中国人才;2004年06期
5 夏雨;应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辞职权[J];人才资源开发;2004年Z1期
6 胡晓楠;劳动者辞职权探析[J];中国劳动;2003年08期
7 姜俊禄;辞职权:一个律师的办案思考[J];人权;2002年06期
8 ;应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辞职权[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04期
9 王宴来;预告辞职权有关问题再探讨[J];中国劳动;2005年07期
10 王俊华;;论劳动者辞职权的性质和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工;劳动者你应依法行使辞职权[N];四川科技报;2003年
2 徐畅;辞职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胡建成 李会敏;企业鱿鱼能不能炒[N];中国企业报;2000年
4 金英杰;劳动者应依法行使辞职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陆敬波;建立初次就业辞职权约束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6 沈亚峰;劳动者依法辞职是否构成违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全国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沈同仙;依法辞职不承担违约金[N];工人日报;2002年
8 马 强;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应如何理解[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王小莉;自动离开公司劳动关系是否自然解除[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用人单位这样做合法吗?[N];组织人事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庆伟;劳动者辞职权探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计琳婷;关于劳动者辞职权的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凌小薇;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马哲;劳动者辞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群;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玉筱姗;论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红军;劳动者辞职权的预告行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华;劳动者跳槽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妍雁;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8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53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