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8 22: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劳动权的平等保护为切入点,并结合平等理论对我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进行法理学分析,总结出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界定标准和现实表现,分析了这一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并在如今愈演愈烈的原因。本文认为,我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女性自身生理差异、社会固有观念、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有国情、市场经济中的理性选择以及法律保护的不完善等原因。因此,需要给予女性特殊保护,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动态结合;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运行过程中尊重女性,给予女性应有的人文关怀;但这种特殊保护应当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将构成反向性别歧视。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对策。
【关键词】:劳动权 就业歧视 平等 特殊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5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9
- 一、我国女性面临的就业歧视问题现状9-17
- (一) 女性就业歧视的界定9-11
- (二) 女性就业歧视的现实表现11-14
- (三) 女性就业歧视的危害14-17
- 二、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成因分析17-27
- (一) 女性生理自然差异分析17-19
- (二) 社会学方面的原因分析19-20
- (三) 经济学方面的原因分析20-22
- (四) 法律保障方面的原因分析22-27
- 三、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理论思路27-38
- (一) 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动态结合27-31
- (二) 法律应尊重女性,给予女性应有的人文关怀31-33
- (三) 如何看待反向性别歧视问题33-38
- 四、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具体对策38-47
- (一) 男女平等的宪政理念之贯彻38-41
- (二) 规制女性就业歧视的立法完善41-44
- (三) 健全女性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44-47
- 结论47-48
- 注释48-52
- 参考文献52-58
- 论文摘要58-61
- ABSTRACT61-66
- 后记66-67
- 导师及作者简介67-7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平歌;;试论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3年16期
2 岳世平;;关于女性就业歧视的界定及其消除[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彭晓晓;;影响我国女性就业的原因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3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雪梅;妇女劳动权法律保障探析[D];延边大学;2008年
2 盛宏观;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红贞;女性就业与职业权益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怡然;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就业分析[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7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