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企业劳动规章在管理劳动用工和稳定劳动关系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企业劳动规章是稳定劳动关系之根本。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异常紧张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劳动纠纷日益复杂,因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所引起的纠纷不断增加,争议案件不断产生。目前,我国对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区对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规范不一,造成在司法实践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本文立足于此,对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进行讨论。笔者认为,为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规范企业的用工管理制度,需要针对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即企业劳动规章的制定需要企业与劳动者共同协商确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内容,劳动者应当具有实质上的决定权,即劳动者对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劳动规章内容拥有同意权和决定权。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界定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要件。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目前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不足。第三部分介绍外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立法现状,为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上的立法提供借鉴。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结合上述的分析,提出完善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建议。在民主协商程序上,我国的立法应当明确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内容应由劳动者与企业共同协商。建立谈判僵局的救济机制,改革工会成员机制。在备案审查程序上,完善我国的劳动行政监察制度。在公示告知程序上,应当明晰公示告知程序的认定标准。
【关键词】:企业劳动规章 制定程序 劳动者权益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2;D9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绪论8-11
- 一、 案例及其问题8
- 二、 研究范围的界定8-9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9-11
- 第一章 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基本理论分析11-15
- 第一节 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理论依据11
- 一、 民主协作论11
- 二、 人力资本论11
- 第二节 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现实意义11-13
- 一、 正当的制定程序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11-12
- 二、 正当的制定程序有利于处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12
- 三、 正当的制定程序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12-13
- 第三节 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要件13-15
- 一、 民主协商程序13
- 二、 备案审查程序13-14
- 三、 公示告知程序14-15
- 第二章 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现状15-19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立法现状15-17
- 一、 民主协商程序的规定模糊15-16
- 二、 备案审查程序的规定流失16
- 三、 公示告知程序未作具体要求16-17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实践困境17-19
- 一、 工会缺乏独立性阻碍民主协商程序的开展17
- 二、 现行谈判机制无法解决民主协商程序的僵局困境17-18
- 三、 现行劳动监察制度无法保障备案审查程序的实施18-19
- 第三章 域外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考察及评析19-22
- 第一节 域外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考察19-20
- 一、 德国“共决制”模式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19
- 二、 法国“单决制”模式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19-20
- 三、 台湾地区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规定20
- 第二节 域外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评析20-22
- 一、 劳动者在民主协商程序中拥有明确的权利20-21
- 二、 拥有完善的备案审查程序21
- 三、 公示告知程序的方式明确21-22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的建议22-28
- 第一节 完善民主协商程序22-24
- 一、 消除民主协商程序的模糊条款22
- 二、 加强劳动权益协商能力建设22-23
- 三、 建立民主协商僵局的救济机制23-24
- 第二节 完善备案审查程序24-26
- 一、 增加备案审查程序的规定24-25
- 二、 明确备案审查程序的范围25
- 三、 加强备案审查程序的保障措施建设25-26
- 第三节 完善公示告知程序26-28
- 一、 建立公示告知程序合理性原则26
- 二、 规范公示告知程序告知方式26-27
- 三、 明晰公示告知程序认定标准27-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范家栋;;论环境公益诉讼之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吴斌;;盐业契约中的习惯法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6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华;;论欧洲法院司法系统中的法律顾问官制度[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李昕;;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昕;;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冯兴俊;;合作社基础法律问题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7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