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加强三方机制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的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4:01

  本文关键词:加强三方机制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的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劳动争议是从民事争议中独立出来的一种争议形态,原来受私法的调节。由于劳动关系双方具有“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的特点,私法自治原则调整下的劳动关系冲突和对抗频频出现。在冲突中,劳动关系双方逐步走向组织化的轨道。随着对劳动关系认识的加深,随着民主政治和人权观念的进步,国家公权力开始介入,劳动关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基本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不仅关系到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利益;劳动关系的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进步。有效协调劳动关系需要尊重双方的利益,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双方有效交流合作的机制,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下,三方机制应运而生。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彻三方机制。日前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在三方机制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缺陷。表现在: 首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行政性太浓,独立性不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建立在劳动行政部门,其办事机构一直与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合二为一”,因此是非实体性机构,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加强三方机制建设,必须在组织上建立独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此,应该完善立法,明确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加强独立性建设。 其次,三方在办案程序上各自的职责不清晰,工会代表和企业协会代表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建立三方积极参与、良性互动的工作制度是三方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的权益受侵害的比重过大的特点,着重加强工会代表维护劳动权益的基本职能尤为重要。建议建立工会的劳动者申诉代理人制度,改变以往劳动者求诉无门的状况;建立工会的日常法律支援制度,加强对劳动者法律知识的支援和帮助;建立由工会方和企业协会方派出兼职仲裁员制度,建立仲裁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提高仲裁员的法律素质;建立三方对仲裁活动的监督制度,监督仲裁员的活动,监督办案的程序和结果,提高仲裁的质量。 三方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成功经验。不断完善三方机制在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的建设,探讨新的实现途径,一定会提高劳动仲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使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三方机制 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仲裁 工会 企业协会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5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16
  • 1.1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目的、范围和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1.5 论文结构安排15-16
  • 2 三方机制出现的背景与意义16-29
  • 2.1 三方机制的含义与几种表述方式16-17
  • 2.2 私法调节下的劳动关系17-19
  • 2.2.1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凸现的必然性17
  • 2.2.2 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原则的含义17-18
  • 2.2.3 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原则的产生背景18-19
  • 2.3 社会法对私法原则的修正19-23
  • 2.3.1 劳动关系的特殊性19-21
  • 2.3.2 契约自由原则的内在矛盾21
  • 2.3.3 政府在劳动关系处理中的角色21-22
  • 2.3.4 社会团体的功能和作用22-23
  • 2.4 劳动关系双方组织化与国际劳工组织23-27
  • 2.4.1 工会的职能24-25
  • 2.4.2 雇主协会的职能25-26
  • 2.4.3 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26-27
  • 2.5 三方机制的实质与意义27-29
  • 2.5.1 三方机制是协调劳动关系的社会对话机制27-28
  • 2.5.2 三方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8-29
  • 3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三方机制29-46
  • 3.1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简介29-32
  • 3.1.1 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29-31
  • 3.1.2 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31-32
  • 3.2 从实践中看劳动争议仲裁的问题32-40
  • 3.2.1 从历年劳动争议处理数据上来看33-36
  • 3.2.2 从几个劳动争议案例说明上来看36-39
  • 3.2.3 总结39-40
  • 3.3 目前的制度设计中三方机制的建设40-43
  • 3.3.1 机构组成方面体现和缺陷40-41
  • 3.3.2 办案制度的体现和缺陷41-42
  • 3.3.3 仲裁员的来源与素质缺陷42-43
  • 3.4 消除三方机制有效落实的障碍建议43-46
  • 3.4.1 立法明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完善组织机构建设43
  • 3.4.2 加强工会和企业协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43-45
  • 3.4.3 转变政府职能45-46
  • 4 在仲裁程序上加强三方机制建设的建议46-53
  • 4.1 三方机制对诉权的保护46-48
  • 4.1.1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诉权的限制46-47
  • 4.1.2 建立工会的劳动者申诉代理人制度47-48
  • 4.2 建立三方机制对劳动法律知识的援助制度48
  • 4.3 借鉴德国名誉法官制度,建立兼职仲裁员制度48-50
  • 4.4 提高仲裁员的准入、建立仲裁员培训与考核制度50-51
  • 4.5 三方机制对案件处理的过程及结果监督51-53
  • 5 结论53-54
  • 5.1 论文的主要观点53
  • 5.2 论文的不足之处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7-58
  • 详细摘要58-6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中瑞;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的不足及其完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睿君;基于劳动者权益保障视角的三方协调机制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3 姚伟光;东莞市劳动争议仲裁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加强三方机制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的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95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