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借鉴

发布时间:2017-04-12 01:14

  本文关键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失业保险作为一国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帮助个人抵御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失业风险,消除人们收入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善人们的福利状况。我国于1999年5月22日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统一规范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职工的失业保险问题,使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这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失业保险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的挑战,使我国失业保险陷入了困境。而美国失业保险具有成熟的经验和良好的理念,因此,本文尝试从美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出发,探析美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特点及成因,从而合理的借鉴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完善中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之路。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主要从背景、制度变革和效用三方面对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进行考察,得出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的结论。 第二部分是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特点及原因探析。在历史演变的基础上,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形成以下特点:法律生成上后发与快速的连结,法律价值上公平与效率的并行,制度管理上统一与自主的结合及法律制度上市场化的补助型模式。这些特点的形成有赖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市场经济,联邦制国家体制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法哲学观。 第三部分是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现代转换。1970年代后,由于过重的财政负担威胁保险福利,失业保险负面冲击国民经济以及失业保险无力应对就业新挑战,美国对失业保险法制度进行了现代调整。调整后的失业保险法制度在举办上地方化与私人化并举,在理念上工作福利与促进就业并行。通过现代调整,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第四部分是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中国借鉴。这一部分是在总结前三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困境,提出一些初步的立法构想。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失业保险法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面临的新问题,紧接着借鉴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经验,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加快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制化进程,制定独立的《失业保险法》,推进《就业促进法》的实现,完善就业促进型失业保险法制度。
【关键词】:美国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历史 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D912.5;D971.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一、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演变13-20
  • (一) 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背景考察13-15
  • 1. “资本主义福利运动”与地方政府保障责任的形成13
  • 2. 罗斯福新政与联邦政府保障责任的确立13-14
  • 3. 战后初期的社会改革运动与美国保障理念的转变14-15
  • (二) 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变革15-17
  • 1. 开端—地方救济性失业保险法的出台15-16
  • 2. 确立—联邦《社会保障法》的公布16-17
  • 3. 发展—《经济机会法》的制定17
  • (三) 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效用解析17-20
  • 1. 人权观内涵的保障17-18
  • 2. 利益均衡的调整18-19
  • 3. 社会稳定性的加强19
  • 4. 经济效率的提高19-20
  • 二、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特点及原因探析20-30
  • (一) 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特点20-27
  • 1. 法律生成上后发与快速的连结20-21
  • 2. 法律价值上公平与效率的并行21-22
  • 3. 制度管理上统一与自主的结合22-23
  • 4. 法律制度上市场化的补助型模式23-27
  • (二) 1970年代以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特点的成因27-30
  • 1. 强大的经济实力奠定了失业保险法制度后发快速发展的基础27
  • 2. 发达的市场经济促成了失业保险法制度运行的高度市场化27-28
  • 3. 联邦制国家体制确认了失业保险法制度管理的两级模式28-29
  • 4. 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法哲学观构成了失业保险法制度的文化基础29-30
  • 三、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现代转换30-36
  • (一) 失业保险法制度现代转换成因30-33
  • 1. 过重财政负担威胁保险福利30-31
  • 2. 失业保险负面影响冲击国民经济31-32
  • 3. 失业保险无力应对就业新挑战32-33
  • (二) 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现代调整33-35
  • 1. 举办上的地方化与私人化并举33
  • 2. 理念上的工作福利与促进就业并行33-35
  • (三) 失业保险法制度现代调整的效用解析35-36
  • 1. 充分就业的实现35-36
  • 2.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36
  • 四、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中国借鉴36-49
  • (一) 现行中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困境36-42
  • 1. 失业保险法制度的缺陷36-40
  • 2. 失业保险领域面临的新问题40-42
  • (二) 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经验的借鉴42-49
  • 1. 制定独立的《失业保险法》42-43
  • 2. 推进《就业促进法》的实现43-44
  • 3. 完善就业促进型失业保险法制度44-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发表文章目录52-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东;;后冷战时期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冲突的文化根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郭延军;;美国《1964年民权法》与女性平等就业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汪天德;;现代世界体系中的霸权与中美的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丁一凡;雷达;江涌;方明;;美国真的找不着北了?[J];世界知识;2011年17期

5 一娴;;华人在美国,美国化还是多元化?[J];观察与思考;2011年07期

6 温宪;;一个美国公民的致歉[J];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7 蒿琨;;试论后民权时代美国黑人的阶层分化和族裔特征[J];国际论坛;2011年04期

8 张玉芳;;从奥巴马的成功看美国黑人文化之崛起[J];求实;2011年S1期

9 张爽;;阴谋论、威胁论与美国国家安全观[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张彦;;一个非凡的“情”字谱写了我的人生[J];红岩春秋;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绍玺;;透过《勿失良辰》看美国社会的婚姻和家庭冲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靳贵珍;;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陈许;;评托尼·莫里森及其创作[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杨光富;;美国“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赵明利;;定义“典型美国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佩诚;;中国家庭夫妇关系与暴力的调查[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汪段泳;;想象中的帝国与帝国的想象——从“帝国电影”中看美国霸权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8 杨瑞明;;跨越数字鸿沟:美国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平;;美国左派的当前重建及其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建设的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10 王荣;余小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多元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A];全国第八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昝爱宗;《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N];南方周末;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雪;点评美国社会学发展历程[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余昭平;老人到了海外怎样入乡随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丁元竹;志愿精神与慈善传统[N];桂林日报;2005年

5 杨川梅;“占领华尔街”戳中了美国社会痛处[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詹鸣;美国社会保障体系扩展三维视线[N];中国人口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肖连兵;从“四多”看当今美国社会(上)[N];光明日报;2006年

8 张玉枝;发达的美国社会募捐业[N];中国社会报;2003年

9 大卫·布鲁克斯 王雪 编译;美国社会文化处于修复期[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王振华;美国社会保险体系面临难题[N];中国保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凤成;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疆;为何星火难以燎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施娟;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D];浙江大学;2005年

6 郭九林;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王恩铭;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一嬉皮士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借鉴[D];山西大学;2008年

2 王晓迪;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评析[D];新疆大学;2008年

3 宋林丽;美国“城市老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程昌;高等教育第三类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媛媛;新保守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明生;美国犹太传统教育历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徐洁;奥尔科特《小妇人》中反映的美国文化传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关晓燕;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白人妇女就业刍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颖珏;杨百翰时期美国摩门教会印第安人政策研究(1851-185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帆;英美禁酒外交战研究(1920-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00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9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