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12 09:02

  本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国民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等政策战略的逐步实施,并购重组成为国有企业的现实选择。当今,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成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与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各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的进一步激化,由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所直接导致的大规模社会群体事件也在不断爆发。在这其中,吉林通钢事件更被视为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由此使得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此为背景,本文试图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社会群体事件频发的根源;二是,从实践角度,以相关个案分析为基础,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劳动者权益损害、各利益主体围绕并购重组中利益冲突的行为选择、企业内部利益冲突向社会群体事件的转化、面对社会群体事件及其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国内外的应对策略、成效与经验等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程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原则与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及文献回顾。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是市场的内生要求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国企良性增长与成功转型的关键。“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并非“偶然因素”、“一时之功”,经济实践需要我们做出科学的应答。为此,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整理,确立本文研究重点。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析。本文试从所有制与产权分析框架的先天不足与外生缺陷、企业治理的内生缺陷、劳动力产权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企业劳动关系内部协商机制的缺乏等方面分析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社会群体事件频发的根源。 第三部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及其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在这其中,国企并购重组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是重点。本文试从国企产权调整与劳动者“地位”变化、“劳资结合”链条的破裂与劳动者的“被剥夺”感、产权与劳权的非均衡及劳动者话语权的丧失、工会组织力量的削弱与其它劳动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弱化、雇佣灵活化与不稳定性就业的增加、经济利益格局的重构与收入差距的扩大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四部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各主体行为选择与社会冲突。主要从企业与政府的行为选择与目标冲突和劳动者的行为选择与社会冲突两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劳动者的行为选择与社会冲突是重点,并从劳动者的“抗争”与显性冲突和劳动者的“忍耐”与潜在冲突展开分析。 第五部分,目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应对策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国企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政策经验。国外主要是以英国、德国和瑞典为例。我国政策选择主要是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 第六部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主要分析了国企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政策建议。国企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即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相统一原则、内部协商与政府干预相结合原则、渐进性与互补性相统一原则、政治可行性原则等。国企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即建构劳动关系内部协商机制、强调企业绩效基础上的社会责任、发挥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治理、实现劳动者与“主人”地位名实相副等。
【关键词】:国有企业 并购重组 劳动者权益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一、引言10-14
  • (一)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提出10
  • (二)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文献回顾10-12
  • 1. 改革市场化取向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10-11
  • 2.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产权改革与劳动关系调整11-12
  • 3. 劳动关系冲突当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12
  • 4. 文献总结及本文研究重点的确立12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4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析14-24
  • (一) 所有制与产权分析框架的先天不足与外生缺陷14-20
  • 1. 所有制与产权分析框架的先天不足14-18
  • 2. 所有制与产权分析框架的外生缺陷18-20
  • (二) 企业治理的内生缺陷20-21
  • (三) 劳动力产权的同质性与异质性21-22
  • (四) 企业劳动关系内部协商机制的缺乏22-24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及其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24-31
  • (一)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是市场的内生要求24-25
  • 1. 企业并购重组是企业演进的重要环节24-25
  • 2.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现实选择25
  • (二)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25-31
  • 1. 国有企业产权调整与劳动者“地位”变化26-27
  • 2. “劳资结合”链条的破裂与劳动者的“被剥夺”感27-28
  • 3. 产权与劳权的非均衡及劳动者话语权的丧失28-29
  • 4. 工会组织力量的削弱与其它劳动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弱化29
  • 5. 雇佣灵活化与不稳定性就业的增加29-30
  • 6. 经济利益格局的重构与收入差距的扩大30-31
  • 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各主体行为选择与社会冲突31-35
  • (一) 企业与政府的行为选择与目标冲突31-32
  • (二) 劳动者的行为选择与社会冲突32-35
  • 1. 劳动者的“抗争”与显性冲突32-34
  • 2. 劳动者的“忍耐”与潜在冲突34-35
  • 五、目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应对策略35-44
  • (一)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应对策略及效应分析35-38
  • 1. 劳动关系内部协商与政府干预35-37
  • 2. 社会补偿与集体协商37-38
  • (二) 国外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政策经验38-44
  • 1. 英国从立法保护到就业能力保护的转变39
  • 2. 德国在“劳资自治”基础上的集体谈判制度39-41
  • 3. 瑞典的就业保护立法与集体谈判41-44
  • 六、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44-52
  • (一)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应遵循的原则44-48
  • 1. 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相统一原则44-45
  • 2. 内部协商与政府干预相结合原则45
  • 3. 渐进性与互补性相统一原则45-48
  • 4. 政治可行性原则48
  • (二)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48-52
  • 1. 建构劳动关系内部协商机制48-49
  • 2. 强调企业绩效基础上的社会责任49-50
  • 3. 发挥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50
  • 4. 实现劳动者与“主人”地位名实相符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0
  • 后记(含致谢)60-6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秀印;;劳动关系:由单边决定、双边决定向三方协和转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卜长莉;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金喜在,孔德威;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4 袁持平,吴肯浩;德国民营化的经验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6期

5 王金存;评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J];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Z5期

6 范美先;国营企业劳动者的经济地位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唐国增;;劳动主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唐国增;;论经济关系中的目的人和手段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何干强;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及其人格化的思考[J];江海学刊;1994年03期

10 刘爱玉;;国企变革与下岗失业人员的行动回应[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01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