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反思及重构

发布时间:2017-04-13 02:24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反思及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劳动关系主体类型的不断变化发展,现有的劳动关系主体的认定理论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同时,现行关于劳动关系主体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都十分模糊,导致劳动法规在适用过程中存在争议和困难。因此,重新选择合理的理论,重构劳动关系主体的具体制度十分必要。 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存在以下不足: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认定过于抽象。二、劳动关系主体认定标准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劳动者年龄的规定和用人单位主体的范围的规定上。三、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缺乏制衡机制。因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我国的工会组织与政府的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无法进行利益协调。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应该根据我国私法理论对劳动者认定的行为标准,社会法理论中对弱势与强势主体的划分标准,就我国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呈现的强弱状况,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实践进行相应的完善。首先,立法应该明确区分劳动关系主体与劳务关系主体的标准。主要可以通过对劳动关系主体从属性,劳动关系主体享受待遇的情况,以及用人主体对劳动者行使管理权的范围来明确其区分标准。其次,立法应该完善劳动关系主体的认定标准。就劳动者的认定标准而言,完善行为能力标准,主要扩大了年龄标准;同时,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重构了以劳动从属性和特殊保护为内容的复合认定标准,最终构成了劳动者主体资格认定的新标准;就用人单位的认定标准而言,其本身应该具备财产、技术和组织条件的自身标准,再结合实践,从地位上,收入状况、择业能力三项具体标准展开,最终形成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复合认定标准。第三,依据劳动关系主体的认定原则和标准,对于我国出现的几类特殊劳动关系主体进行了分析,明确其主体的性质。最后,立法应该完善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健全政府的调控调节机制来减少劳动关系主体间的摩擦,加强工会的协调机制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作来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
【关键词】: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主体 复合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2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10
  • 1.3 文献综述10-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第2章 劳动关系主体的内涵与构成12-16
  • 2.1 劳动关系主体的内涵12-14
  • 2.1.1 劳动关系的概念及特征12-13
  • 2.1.2 劳动关系主体的概念及特征13-14
  • 2.2 劳动关系主体的构成14-16
  • 第3章 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现状及不足16-23
  • 3.1 现行立法对劳动关系主体的规定16-18
  • 3.1.1 劳动者16-17
  • 3.1.2 用人单位17-18
  • 3.2 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不足18-23
  • 3.2.1 劳动关系主体认定过于抽象18-20
  • 3.2.2 劳动关系主体认定标准不尽合理20-21
  • 3.2.3 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缺乏利益制衡21-23
  • 第4章 重构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理论考察及实践借鉴23-31
  • 4.1 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理论考察23-27
  • 4.1.1 私法理论对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解读23-24
  • 4.1.2 社会法理论对主体资格的分析24-27
  • 4.2 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实践借鉴27-31
  • 4.2.1 雇员(劳动者)规定之实践借鉴27-29
  • 4.2.2 雇主(用人单位)规定之实践借鉴29-31
  • 第5章 重构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具体思路31-40
  • 5.1 明确区分劳动关系主体和劳务关系主体的标准31-32
  • 5.2 完善劳动关系主体的认定标准32-37
  • 5.2.1 完善劳动关系主体的一般认定标准32-34
  • 5.2.2 完善劳动关系主体的特殊认定标准34-37
  • 5.3 建立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37-40
  • 5.3.1 健全政府的调控协调机制37-38
  • 5.3.2 加强工会的协调机制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钧;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之法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制度的反思及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02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0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