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4:27
本文关键词: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劳动者在求职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求得一份工作,劳动者可能会捏造或者隐瞒一些事实,而用人单位为增强竞争力也可能在招聘中夸大或者隐瞒一些情况,劳动关系双方缔约中的欺诈行为导致劳动合同签订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发劳动争议,因而,劳动纠纷案件的数量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关于以欺诈行为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我国的《劳动合同法》法条内容涉及到的较少,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告知义务的规定,以及以欺诈方式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的规定还较为概括,在面临劳动关系中极为复杂的情况时还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认定,缺乏可操作性,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具体多样的劳动案件。所以,本文研究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旨在能够为司法实践解决劳动争议案件提供理论的支持和参考,能够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切实利益,同时促进用人单位规范和长远的发展,减少劳动纠纷,缓解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在分析欺诈的内涵和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对法律规制欺诈行为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具体案例对欺诈的类型分析归纳,同时探讨了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以及承担的法律后果,最后提出相应的立法、司法建议,规避劳动合同双方的法律风险,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关键词】:欺诈 劳动合同 认定 效力 法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欺诈概述10-15
- 1.1 欺诈的内涵和基本要件10-14
- 1.1.1 欺诈的内涵10-12
- 1.1.2 构成欺诈的基本要件12-14
- 1.2 我国立法中关于欺诈订立合同的相关规定14-15
- 1.2.1 当代立法中涉及欺诈的法律规定14-15
- 2 劳动合同法涉及欺诈的规定的法理依据15-19
- 2.1 诚实信用原则15-16
- 2.2 缔约明示义务理论16-17
- 2.3 合理信赖利益理论17-19
- 3 劳动合同法中欺诈表现形式和案例分析19-28
- 3.1 劳动者的欺诈行为19-23
- 3.1.1 虚构事实20-21
- 3.1.2 隐瞒事实21-23
- 3.2 用人单位的欺诈行为23-24
- 3.2.1 虚假告知23-24
- 3.2.2 未完全告知24
- 3.3 欺诈行为的认定总结24-28
- 3.3.1 认定欺诈行为所应遵循的原则24-26
- 3.3.2 对欺诈行为认定的小结26-28
- 4 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28-32
- 4.1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认定28-30
- 4.2 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30-32
- 4.2.1 劳动缔约过失责任30-31
- 4.2.2 劳动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31-32
- 5 对劳动合同订立的法律建议32-34
- 5.1 立法方面32-33
- 5.1.1 完善《劳动合同法》,对欺诈的行为进行详细规定32
- 5.1.2 建立劳动合同的可撤销制度32
- 5.1.3 完善《就业促进法》中防止就业歧视的相关条款32-33
- 5.2 司法方面33
- 5.3 劳动关系双方的风险防范33-34
- 5.3.1 对用人单位的建议33
- 5.3.2 对劳动者的建议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祖祥;;因不实陈述而订立合同之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东南学术;2013年03期
2 俞里江;赵艳群;;如何认定劳动者的说明义务[J];中国劳动;2010年12期
3 欧阳爱辉;;隐婚订立的劳动合同效力刍议[J];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何小勇;;如何认定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的说明义务[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04期
5 欧阳爱辉;;隐婚订立劳动合同问题初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莫百温;论合同信赖利益的法律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0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