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违约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9:12

  本文关键词:劳动违约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作为明确劳动合同当事人在违反劳动合同约定义务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制度,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相对于劳动实务的需求,劳动违约责任的制度建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得劳动违约纠纷中受害方的损失得不到充分地救济。而且理论研究的不足,也制约了劳动违约责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不利于其制度功能的发挥。《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劳动违约责任制度,尤其是关于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责任的规定,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本文以劳动合同的特殊性为基本出发点,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具体提出如下设想:其一,在责任界定方面,认为劳动违约责任应限于民事责任的范围;其二,在责任主体方面,认为特定情况下由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是对劳动违约责任主体的突破;其三,在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方面,提出应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适用二元归责原则,这决定了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为:违约行为和过错,用人单位则仅为违约行为;其四,在责任承担方面,认为违约金、损害赔偿和继续履行作为劳动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其独特之处,并创新地提出劳动合同解除也可作为劳动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其五,论文基于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可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责任的情形,将违反服务期的违约责任和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作为特殊劳动违约责任进行重点阐析。
【关键词】:劳动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违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内容提要4-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研究动因9-10
  • 1.2 研究现状10
  • 1.3 研究思路10-12
  • 1.4 需要说明的问题12-13
  • 第2章 劳动违约责任概观13-37
  • 2.1 劳动违约责任的概念界定13-21
  • 2.1.1 违约责任概念的一般分析13-14
  • 2.1.2 劳动违约责任的概念界定14-17
  • 2.1.3 劳动违约责任的特殊性17-21
  • 2.2 我国劳动违约责任制度的缘起与演进21-26
  • 2.2.1 劳动违约责任制度初见端倪阶段22
  • 2.2.2 劳动违约责任制度全面确立阶段22-25
  • 2.2.3 劳动违约责任制度发展与完善阶段25-26
  • 2.3 劳动违约责任与其他相关责任的关系26-37
  • 2.3.1 劳动违约责任与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的关系26-29
  • 2.3.2 劳动违约责任与违反劳动合同的其他责任的关系29-34
  • 2.3.3 劳动违约责任与劳动缔约过失责任的关系34-37
  • 第3章 劳动违约责任的主体37-49
  • 3.1 责任主体适格性判断的基本规律37-39
  • 3.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违约责任主体适格性的判断39-45
  • 3.2.1 劳动者适格性的判断39-43
  • 3.2.2 用人单位适格性的判断43-45
  • 3.3 劳动违约责任主体相对性突破的判断45-49
  • 3.3.1 合同相对性的一般理论45-46
  • 3.3.2 劳动违约责任主体相对性的突破46-49
  • 第4章 劳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49-69
  • 4.1 劳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49-53
  • 4.1.1 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概述49-50
  • 4.1.2 二元归责原则的适用理由探析50-53
  • 4.2 劳动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53-62
  • 4.2.1 劳动违约责任构成要件概述53-55
  • 4.2.2 违约行为55-61
  • 4.2.3 过错61-62
  • 4.3 劳动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62-69
  • 4.3.1 不可抗力的适用特点分析62-64
  • 4.3.2 当事人约定免责事由的适用排除64-66
  • 4.3.3 债权人过错适用的单一性66
  • 4.3.4 因情事变更而免责的程序要求66-69
  • 第5章 劳动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69-97
  • 5.1 违约金70-78
  • 5.1.1 各国(地区)立法态度及我国的立法历程分析70-72
  • 5.1.2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性质辨析72-76
  • 5.1.3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责任规定中需明确的问题76-78
  • 5.2 损害赔偿78-83
  • 5.2.1 劳动违约损害赔偿概述78-81
  • 5.2.2 劳动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范围的确定81-83
  • 5.3 继续履行83-90
  • 5.3.1 继续履行的适用特点分析84-87
  • 5.3.2 继续履行与赔偿金责任的适用关系87-90
  • 5.4 劳动合同解除90-97
  • 5.4.1 劳动合同解除作为责任承担方式的缘由90-91
  • 5.4.2 劳动合同解除作为责任承担方式的特点91-93
  • 5.4.3 劳动合同解除与其他责任方式的关系93-97
  • 第6章 特殊劳动违约责任97-127
  • 6.1 违反服务期的违约责任及其适用97-108
  • 6.1.1 服务期概述97-100
  • 6.1.2 违反服务期违约责任与期限违反责任的适用选择100-104
  • 6.1.3 违反服务期违约责任的具体适用104-108
  • 6.2 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及其适用108-127
  • 6.2.1 竞业限制及其相关概念辨析109-113
  • 6.2.2 违反竞业限制违约责任的价值定位113-114
  • 6.2.3 违反竞业限制违约责任的具体适用114-127
  • 结语127-129
  • 参考文献129-14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40-141
  • 后记141-142
  • 论文摘要142-146
  • Abstract146-150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违约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03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