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对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了发展,适用范围增多的同时惩罚的力度也加大,但是自从《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以来,关于其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发的理论及实践争议一直不断。本文将在对制度理论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论述框架为:第一章对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为例对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发展进行梳理,并通过比较对《劳动合同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初步的了解;第二章对惩罚性赔偿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为文章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学界的研究中存在的争鸣进行梳理,对制度正当性的争议及适用中存在的争议进行明确;第四章对《劳动合同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反思,从惩罚性赔偿适用的理论原理入手,对《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如何违法理论原理进行分析,并对司法实践中该制度引发的争议进行研究;第五,以前述所有研究作为理论依据,从惩罚性赔偿理论存在缺陷及《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违反原理的立场出发,从限制《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的使用范围的角度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 社会法责任 损害 过错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摘要2-3
- Abatract3-7
- 导论7-11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二、文献综述8-10
- 三、研究方法10
- 四、创新之处10-11
- 第一章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发展——以《消法》和劳动法为例11-19
- 一、《消法》中的惩罚性赔偿11-14
- (一) 制度现状11-12
- (二) 赔偿金法律责任属性之辨12-14
- 二、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14-16
- (一) 《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14-15
- (二) 《劳动合同法》中的惩罚性赔偿15-16
- 三、《消法》与《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的比较16-19
- (一) 构成要件之比较16-17
- (二) 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之比较17
- (三) 法律责任属性之比较17-19
- 第二章 惩罚性赔偿的基础理论19-28
- 一、惩罚性赔偿的概念19-20
- 二、惩罚性赔偿的功能20-22
- (一) 关于惩罚性赔偿功能的学说20-21
- (二) 惩罚性赔偿功能之认识21-22
- 三、惩罚性赔偿的性质22-24
- (一) 关于惩罚性赔偿性质的学说22-24
- (二) 惩罚性赔偿应属社会法责任24
- 四、与补偿性赔偿的关系24-28
- (一) 二者的区别24-25
- (二) 是否以符合补偿性赔偿为前提25-26
- (三) 赔偿金额是否应与补偿性赔偿金保持比例关系26-28
- 第三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争鸣28-35
- 一、制度正当性的争议28-31
- (一) 违反法律体系28-29
- (二) 使受害人不当得利29-30
- (三) 缺乏必要的适用控制30-31
- 二、制度适用中的争议31-35
- (一) 惩罚性赔偿与主观过错之关系31-33
- (二) 惩罚性赔偿与损害之关系33-35
- 第四章 《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反思35-43
- 一、惩罚性赔偿适用的要件及范围35-38
- (一) 适用要件35-37
- (二) 适用范围37-38
- 二、《劳动合同法》的惩罚性赔偿违反一般原理38-40
- (一) 《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不以过错为基础38-39
- (二) 《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不以损失为基础39-40
- 三、司法实践中的争议40-43
- (一) 到期未续签书面合同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40-41
- (二) 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41-43
- 第五章 《劳动合同法》中制度完善的建议43-48
- 一、司法实践中的完善43-45
- (一)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动者过错因素的引入43-44
- (二) 上海规定对用人单位诚实协商因素的考量44-45
- 二、制度完善的建议45-48
- (一) 扩大解释“书面形式”45-46
- (二) 过错责任的引入46
- (三) 司法解释完善操作细则46-48
- 参考文献48-5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1-52
- 后记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仲秋,王贺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程爱军;;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民族适应性分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龚斌;;论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阳高峰;朱玉;;论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J];商场现代化;2006年28期
5 于斌;;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6 房文静;;浅论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7 邢希萌;;浅谈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J];北方经贸;2007年06期
8 于朝印;;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探析——兼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立法中的确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李杰;;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戴江波;;试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柯新华;;试论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罗冠杰;;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药品安全责任领域的建立[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3 王阿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分析[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沈薇;;论电视购物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赵欣怡;;《环境保护法》修改之环境法律责任的完善——浅析惩罚性赔偿制度对环境民事侵权责任的借鉴[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周晋凌;李s,
本文编号:310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1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