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17-04-17 13:02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法律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都是高精尖人才的大学生,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了迷失和不适的现象。高校扩招制度施行后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人多引起的竞争,专业设置比例的差异影响,市场实际需求的限制,正常生活的需要等等很多方面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内中情况,错综复杂。而矛盾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种种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前的就业情况有着相对复杂的现状。首先是求职情况的复杂化。扩招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招生数量上的变化,还有招聘质量上的变化。人数的扩大代表着竞争的激烈,企业所选择面的扩大也意味着需求要求的提高,这也就是说,原本可以需要专科生从事的工作,如今需要本科生来从事,即便工作的技术要求仍然停留在专科的水平,以此类推,有限的岗位,多于以往的选择,势必会造成情势的复杂。其次是就业模式的多样化。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多种就业模式并存,其中,又涵盖了劳务派遣、自由职业、临时就业、固定期限合同、非固定期限合同等更加细致化的内容。种种这些,为就业模式确定后的各种后续情况增加了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就业模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就业主体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的多样化,从而使各种劳动关系下使用的保障性制度的不确定化,更进一步使权益保障所适用的法律的不明确化。再次,就业具体情况的不确定。概念混淆的实习期,前途未明的试用期,权利主张的转正后等等。涉及到个人的具体权益的时候,就会凸显到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入职前、入职后的种种问题,都会随之而来,这种情况下,法律的权威性,法律的保障作用,法律其本身价值的真正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法律是治国的基础,也是确保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根本。通过调查,具体了解大学生就业难所产生各种问题,进而依托法律,客观深入的分析其根源,研究其解决之道,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据理力争,为大学生的权益保障指明方向。同时,立足于法律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契机,提出构建大学生劳动保障体系的设想,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情况调查 法律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1
- 一、 学术背景及意义8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8-9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来源9-10
- 四、 主要研究内容10-11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11-16
-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综述11-13
- 二、 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探解13-16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求职情况调查及法律保障16-23
- 一、 我国大学生求职情况调查16-19
- (一) 社会整体需求状况的制约16-17
- (二) 地区间经济不平衡的制约17-18
- (三) 男女生求职不平等的制约18-19
- 二、 我国大学生求职情况的法律保障19-23
- (一) 社会需求不均衡的法律保障(政府职能方面)19-20
- (二)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法律保障(政策倾斜方面)20-21
- (三) 男女求职不平等的法律保障(平等求职方面)21-23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签约情况调查及法律保障23-32
- 一、 我国大学生签约情况调查23-27
- (一) 协议就业23-24
- (二) 劳动合同就业24-26
- (三) 灵活就业26-27
- 二、 我国大学生签约情况的法律保障27-32
- (一) 协议就业的法律保障27-28
- (二) 劳动合同的法律保障28-30
- (三) 灵活就业的法律保障30-32
- 第五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法律保障32-39
-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32-35
- (一) 实习期32-33
- (二) 试用期33-34
- (三) 转正后34-35
- 二、 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法律保障35-39
- (一) 试用期的法律保障35-36
- (二) 实习期的法律保障36-37
- (三) 转正后的法律保障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4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晶晶;;独立学院学生考研原因浅析[J];知识经济;2013年09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法律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1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