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1:16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由农村流入城市被雇佣从事非农工作,同时因现行户籍制度而具有农村户口的特殊群体。该群体是在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由特定社会制度构建的与农民、城市居民并列的第三群体。平等工作权是公民的宪法平等权在劳动领域的延伸与具体化,是公民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权的核心。农民工作为中国公民与劳动者应享有与市民平等的工作权。这就意味着在就业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农民工能以相同的录用标准和平等的身份互相竞争实现其平等就业的权利。 保障农民工的平等工作权既有深刻的法理依据,也有现实必要性。从理论上来说,公平与正义一直是法学探索和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用法律保护农民工的平等工作权是公平正义法律价值理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必然要求。从现实来说,作为农民工安身立命之本的工作权保护状况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现实生活中,农民工虽然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因其农民身份不仅无法享受与城市市民平等的工作机会、工作报酬和社会保障,反而遭到制度性、政策性歧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农民工欲诉无门、正规劳动合同难签、签了合同也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仅极大挫伤广大了农民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更是违背了法律公平正义的精神。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种种现状有观念层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层面的原因,更有立法层面原因。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法律问题。法律作为调节利益的重要手段,在保护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运用法律有效保护农民工的平等工作权,在观念上,应树立公平、正义、安全、全面发展的法律理念;在制度层面,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制度根源;构建促进就业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为农民工实现平等工作权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障;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和法律援助机制,为农民工在其平等工作权遭到侵犯后提供通畅的救济渠道,消除诉讼方面的障碍。
【关键词】:农民工 工作权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13-15
  • 第2章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之本体论15-22
  • 2.1 权利主体“农民工”的界定15-17
  • 2.1.1 农民工形成的阶段性社会背景15-16
  • 2.1.2 农民工的概念解读16-17
  • 2.1.3 “农民工”的概念特性17
  • 2.2 工作权含义的界定17-20
  • 2.2.1 国内外学者关于“工作权”的观点18-19
  • 2.2.2 本文之工作权含义19-20
  • 2.3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的内容与特性20-22
  • 2.3.1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的内容分析20-21
  • 2.3.2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的特性21-22
  • 第3章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必要性分析22-27
  • 3.1 保护农民工平等工作权的现实必要性22-23
  • 3.1.1 保护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石22
  • 3.1.2 保护农民工平等工作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22-23
  • 3.1.3 保护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是人权保护全球化的必然要求23
  • 3.2 保护农民工平等工作权的理论依据23-27
  • 3.2.1 法理依据:平等与正义的法律价值之诉求24-25
  • 3.2.2 劳动经济学依据: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必然要求25-27
  • 第4章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调整之现状分析27-36
  • 4.1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现状27-28
  • 4.1.1 正式立法保护现状27
  • 4.1.2 非正式立法保护现状27-28
  • 4.1.3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实际保护状况28
  • 4.2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困境28-32
  • 4.2.1 立法层面的困境29-31
  • 4.2.2 行政执法层面的困境31-32
  • 4.2.3 司法层面的困境32
  • 4.3 法律保护困境之原因分析32-36
  • 4.3.1 社会等级观念33
  • 4.3.2 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33-34
  • 4.3.3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治制度34-35
  • 4.3.4 政绩考核模式的偏差35-36
  • 第5章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对策36-49
  • 5.1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的基本理念36-39
  • 5.1.1 在观念上应当完成几个方面的转变36-38
  • 5.1.2 保护农民工平等工作权应树立的基本法律理念38-39
  • 5.2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39-41
  • 5.2.1 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40-41
  • 5.2.2 适度限制与着力促进并重原则41
  • 5.2.3 消除贫困与消除社会排斥并重原则41
  • 5.3 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的主要制度41-49
  • 5.3.1 改革户籍制度42-43
  • 5.3.2 完善促进就业法律制度43-44
  • 5.3.3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44
  • 5.3.4 建立落实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政策的管理服务机制44-45
  • 5.3.5 建立农民工分层社会保障制度45-46
  • 5.3.6 加强行政执法46
  • 5.3.7 完善司法救济制度46-47
  • 5.3.8 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47-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54
  • 致谢5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符波;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平等工作权法律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16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