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经济补偿权
发布时间:2017-04-23 02:02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经济补偿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关系的解除往往会使得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一方面临困境,经济补偿权的出现则为处于困难时期的劳动者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经济补偿权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很长,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完善时期。文章拟从四个方面对劳动合同解除时劳动者所享有的经济补偿权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制度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的经济补偿权的性质和价值。由于适用情形以及保障手段的复杂多样性,经济补偿权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兼具补贴、制裁和法律制约性质的新型权利。经济补偿权作为对弱势一方的倾斜保护,具有保障、公平、制约、补充和补偿五方面的价值,这也是法律所追求的实质公平目标的要求。 第二部分,经济补偿权的适用范围。在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最终和劳动者达成一致后解除劳动合同、不是因为劳动者过错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由于其自身原因作出调整,例如因为破产重整而需要进行经济型裁员,或者用人单位在其经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原因被依法宣告破产、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情况下,劳动者是享有经济补偿权的。当然,《劳动法》的存在也不能一味追求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而牺牲用人单位的利益,它所追求的应该是在适当倾斜保护弱势一方利益的前提下的劳动合同双方利益的一种平衡。在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25条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32条第1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没有根据《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身发生分立或合并,如果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变更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此时不享有经济补偿权。这样也可以防止劳动者滥用经济补偿权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第三部分,经济补偿权的实现,即经济补偿金的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标准应参照工作年限和工资来确定。对于一般情况《劳动合同法》、《劳动法》以及相关的规定都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当然,工作年限的确定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特殊对待,包括用人单位自身分立和合并,军人退伍、复员和专业,劳动者重新就业以及童工工龄计算等情形。工资的标准和范围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应该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作为标准,当这个标准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则应该以其中较高水平为标准。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交接工作时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给劳动者。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则应当承担支付一至五倍赔偿金的责任,劳动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部分,经济补偿权的不足与完善。法律对弱势群体给予倾斜保护不能以过度牺牲对方的利益为代价。法律笼统规定当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就需要进行经济补偿,这一规定很容易某些“别有用心”的劳动者滥用,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不公平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裁员就要支付经济补偿也会让用人单位承担的压力过重。法律的相关规定不明确,对救济措施的规定不完善,使得职工的经济补偿权不能完全得到有效保障,这些都应完善,同时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还应该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包括高龄职工、高收入职工以及物价上涨等。
【关键词】:经济补偿金 工资 经济性裁员 弱势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1
- 引言11-12
- 一、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经济补偿权的性质和价值12-18
- (一) 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的经济补偿权的性质12-15
- (二) 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的经济补偿权的价值15-18
- 二、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权的适用范围18-24
- (一) 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19-22
- (二) 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例外分析22-24
- 三、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权的实现路径24-31
- (一) 明确经济补偿权的补偿金支付标准24-29
- (二) 实现经济补偿权的方式与期限29-31
- 四、现行经济补偿权立法的不足与完善31-39
- (一) 关于经济补偿权现行立法的不足31-34
- (二) 职工经济补偿权的立法完善设想34-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文军;;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观[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3 金碚;李钢;;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4 刘文君;刘世发;;“失业风险分担”——对经济补偿金性质的再思考[J];消费导刊;2007年02期
5 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年06期
6 董保华;;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J];河北法学;2008年05期
7 徐喜波;;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思考[J];求索;2009年06期
8 傅静坤;劳动合同中的解约金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9 李坤刚;;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功能、性质和制度完善[J];阅江学刊;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嘉 杨飞;[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蓉;我国劳动合同中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经济补偿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2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