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不能胜任工作”

发布时间:2021-06-16 09:30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不能胜任解雇的规则,但是针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法律定义却没有明确规定,这不仅是立法上的空白,而且造成了实践中适用的混乱。第18号指导性案例的公布,明示了"末位淘汰制"不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的裁判要旨,但并未对其适用及细节问题做出明确解答。本文通过采取客观主义说的认定标准,揭示出"不能胜任工作"之法律定义,明晰"不能胜任工作"与"末位淘汰制"的界分,并探索立法与司法实务的出路。 

【文章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27(1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不能胜任工作”之法律定义的缺失及完善的必要性
    (一) “不能胜任工作”之法律定义的缺失
    (二) 完善“不能胜任工作”之法律定义的必要性
三、“不能胜任工作”认定标准的判定因素之厘定
    (一) 采客观主义说的判定因素
    (二) 采主客观主义相结合说的判定因素
    (三) 笔者所持的观点
四、“不能胜任工作”与“末位淘汰制”之界定
    (一) “末位淘汰制”的内涵及司法回应
    (二) 正确认识“末位淘汰制”与“不能胜任工作”之间的关系
五、探索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立法及司法实务的出路
    (一) 在立法层面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标准予以细化
    (二) 用人单位制定绩效考核制度要严格遵守法律强制性规定
    (三) 落实培训或调岗这一前置性条件的合理性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劳动关系解雇制度的自治与管制之辨[J]. 董保华.  政治与法律. 2017(04)
[2]《劳动合同法》中劳资利益平衡的再思考——以解雇保护和强制缔约规定为切入点[J]. 沈同仙.  法学. 2017(01)
[3]完善我国解雇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基于中美解雇保护机制的比较[J]. 杨浩楠.  法学. 2016(03)
[4]“末位淘汰”的司法应对——以指导性案例18号为分析对象[J]. 孙光宁.  法学家. 2014(04)
[5]劳动合同法视野下末位淘汰制的性质界定[J]. 金炜.  人民司法. 2012(12)



本文编号:3232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232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