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8:17

  本文关键词: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比较滞后,但就业歧视却屡见不鲜,其严重程度也很突出,反映的社会问题也不尽相同,农民工就业时的歧视性待遇,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人力资本歧视等具体表现形式层出不穷。文章就解决就业歧视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做了深入分析。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离开经济的稳定发展,而经济的稳定发展则需要我们关注公平竞争、关注禁止歧视的问题。政策导向、制度约束、立法保障,三者为之前提,再在执行上得以保障,才会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起开放有序的就业市场,才能在劳动层面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公平。 本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前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创新和不足,以供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提及选题缘由和意义;然后将收集的国内外资料做整理、归纳出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国外研究成果予以肯定,对我国存在的不足给予中立客观的看待,毕竟我国在就业歧视领域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文章存在的研究缺陷有正确认识。 正文部分首先是对就业争议的概述,具体对就业歧视的做了界定,通过对其概念和特征的分析、学理上的分析,对就业歧视和合理差别待遇做出了区分;然后是禁止就业歧视的必要性的阐述,从其危害再谈到我国的就业歧视现状。 接着是分别对域外和我国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的分析,先是对国际公约的规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进行考察,然后对我国在就业歧视争议机制上的不足进行分析。 最后的部分是对我国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完善,除了从立法、司法上大胆建议之外,还立足于将现有争议解决机制与改革的部分衔接,以求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又与世界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的发展接轨。 结语表明了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完善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要对我国的法治发展有信心!
【关键词】: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 禁止就业歧视 平等就业权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1
  • 1.研究背景9
  •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9-10
  • 3.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10
  • 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0-11
  • 一、就业歧视争议概述11-24
  • 1.1 就业歧视的界定11-15
  • 1.1.1 就业歧视的概念和特征11-13
  • 1.1.2 就业歧视的学理分析13-14
  • 1.1.3 就业歧视与合理差别待遇的区分14-15
  • 1.2 禁止就业歧视必要性15-24
  • 1.2.1 就业歧视的危害15-16
  • 1.2.2 就业歧视的现状16-24
  • 二、域外及我国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和不足24-35
  • 2.1 国际的公约规定24-25
  • 2.2 域外的措施25-29
  • 2.2.1 美国25-27
  • 2.2.2 荷兰27-28
  • 2.2.3 香港地区28-29
  • 2.3 域外机制的经验总结和评价29-30
  • 2.4 我国就业歧视争议机制不足30-35
  • 2.4.1 就业歧视争议的定性不清30-31
  • 2.4.2 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不足31-32
  • 2.4.3 就业歧视争议专门解决机构的缺失32-33
  • 2.4.4 就业歧视争议司法救济制度不足33-35
  • 三、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完善建议35-42
  • 3.1 禁止就业歧视立法保障35-37
  • 3.1.1 模式的选择35-36
  • 3.1.2 调整范围的扩大36-37
  • 3.2 非诉讼解决途径37-38
  • 3.2.1 非诉讼程序的完善37
  • 3.2.2 发挥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作用37-38
  • 3.2.3 加大平等就业意识的宣传力度38
  • 3.3 诉讼解决途径38-42
  • 3.3.1 建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38-40
  • 3.3.2 与非诉讼机制相协调40-41
  • 3.3.3 法律救济的完善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的就业歧视[J];世界博览;2010年16期

2 乔志峰;;就业歧视何时休[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6期

3 塑人;;就业歧视,伤透求职者的心[J];公民导刊;2003年04期

4 ;编读往来[J];人民论坛;2006年09期

5 诸葛致远;;就业歧视何时休[J];工友;2003年03期

6 朱懂理;;论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立法背后的权利观[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吴秀霞;;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歧视[J];青年探索;2006年05期

8 汪志红;;关于消除就业歧视的思考[J];福建理论学习;2004年06期

9 罗恋;杨绍安;;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2010年10期

10 张卫东;;美国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规制[J];中国就业;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长贵;魏振涛;;消除就业歧视 促进就业平等[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高永平;;按性别比征税:解决女性就业问题的一项政策建议[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林凌敏;王丽芳;;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及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文献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陆静;;我国劳动法治的30年历程、经验及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9 吴佩娟;;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弱势群体就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A];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征文集[C];2011年

10 姜大仁;;贵州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评估及路径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仝静海;就业歧视,你遇到了吗?[N];河北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张国香;反对就业歧视 建立和谐社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赵文明;隐性就业歧视仍难绝[N];法制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建平;就业歧视令求职者有苦难言[N];兰州日报;2008年

5 林其旺;台湾应对就业歧视不容乐观[N];法制日报;2009年

6 日报记者 曾繁华;就业歧视这堵“墙”该不该拆?[N];柳州日报;2009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李肖峰;就业歧视 大学生难以逾越的“坎儿”[N];通辽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我国艾滋病就业歧视第一案或诞生[N];广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阳;建立监督机制 防止女性就业歧视[N];陕西日报;2011年

10 陈晓辉邋周兵;盐都区法院受理首例乙肝就业歧视案件[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韩靓;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收入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石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户籍歧视[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伟丽;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娜;我国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禹达平;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成剑;我国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李静思;就业歧视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6 钟君;反就业歧视立法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郅晓莹;欧盟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洪维;健康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完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蔡素琴;转轨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制度性根源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成q,

本文编号:328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28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f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