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和就业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虽然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对此予以认可,但由于缺少系统的、全面的法律规范,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导致劳务派遣各方法律关系界定不清,对义务的分配以及雇主责任的承担审判实践中产生较大争议,尤其是因劳务派遣制度中雇主责任不明,致使派遣员工以及派遣员工在劳务活动过程中致人损害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些已成为当前阻碍劳务派遣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全文分四个部分对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劳务派遣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务派遣内涵、形态、劳务派遣与相关关系的比较、基本特点。从而可以得出:劳务派遣关系包括三方主体,派遣单位、派遣员工、用工单位。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使派遣员工在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提供劳动,而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则通过派遣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的特点是是雇用与使用相分离。 第二部分:劳务派遣制度中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及法律性质,包括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界定、认定标准以及法律性质,对劳务派遣中劳动关系的客观评价和法理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可见劳务派遣具有三个特殊性:生产性事务管理与非生产性劳动事务管理相结合、派遣员工受双层保障、劳动合同关系复杂性。劳务派遣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即在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和用工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都存在劳动关系的。 第三部分:雇主责任的一般理论。劳务派遣雇主责任法律制度分析,从雇主替代责任的法律特征、理论基础、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方面,探究劳务派遣中的雇主替代责任。从广义的雇佣关系的角度,“雇主责任”适用于劳动关系,当然也就适用于劳务派遣关系,这也是本文论证的基础。通过分析论证,得出这样的结论:“雇用”与“使用”于一身的雇主分化为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将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共同雇主。适用现有的雇主责任规则,也不能彻底解决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二个共同雇主内部间的责任分配问题。为此不但要对传统的雇佣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以明确雇主责任的适用条件;同时,也要对雇主责任归属的合理性进行再度考量,以明确劳务派遣关系中各方主体的雇主责任。 第四部分: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确立。根据控制权理论,结合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对派遣员工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制度。 其一,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划分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雇主责任。用工单位主要承担派遣员工处于其劳动过程中产生,与派遣员工的人身联系较密切方面的雇主责任,不承担有关招聘、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等生产经营过程以外产生的责任。而在具体到派遣员工涉及到人身损害和生存方面的工伤保险责任、最低工资标准、同工同酬以及给派遣员工造成损害的情形下,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其二,从侵权行为法责任区分不同情形划分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雇主责任。 (一)外部责任。1、派遣员工的职务行为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对赔偿责任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不得对抗第三人。2、派遣员工的职务行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由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内部责任。1、派遣员工的职务行为不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用工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派遣单位承担选任方面的过错责任。2、派遣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第三人损害的,用工单位、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用工单位、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有权向派遣员工追偿。
【关键词】:劳务派遣 法律关系 雇主责任 劳动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9-10
- 二、研究目的10-12
- 第一章 劳务派遣制度的基本问题12-20
- 一、劳务派遣的基本特征12-15
- 二、劳务派遣与相似用工关系的区别15-17
- 三、劳务派遣的形态17-20
- 第二章 劳务派遣中劳动法律关系的认定20-26
- 一、劳务派遣中劳动法律关系的认定标准20-23
- 二、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认定23-26
- 第三章 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法律制度分析26-42
- 一、雇主责任的基本内容26-36
- 二、境外劳务派遣雇主责任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6-42
- 第四章 大陆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制度的完善42-50
- 一、大陆现行劳务派遣制度中雇主责任规则的缺陷42-45
- 二、大陆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制度的完善45-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5-56
- 后记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襄咸;;宜昌市劳务派遣工的情况、问题及建议[J];中国工运;2011年08期
2 龙继寿;;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及防范[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5期
3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06期
4 田玉莲;;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5 陈英凤;;规范劳务派遣 亟待法律“给力”[J];中国工运;2011年07期
6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7 王亚男;李澜;;船员外派法律关系构成之法理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8 胡高崇;;劳务派遣乱象纷繁 同工同酬形同虚设[J];法庭内外;2011年08期
9 李社景;;推动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逐步走上正规[J];中国工运;2011年08期
10 李一然;;劳务派遣中的四大侵权现象[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婷;;实验动物福利立法初探[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2 刘俊海;;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张艺;郭峰;;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法律关系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廖彩荣;;学术期刊著作权法律关系分析及其保护[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5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旭芳;;论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关系[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8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9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爱榕;浅析我国劳务派遣现状[N];江苏法制报;2009年
2 记者 王海燕;本市劳务派遣用工规模趋升[N];解放日报;2011年
3 本报实习生 问灿 刘燕 本报记者 刘常俭;不应收取的“中介费”[N];河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娇萍;夯实劳动关系的起点[N];工人日报;2005年
5 王比学;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务派遣该向何处去?[N];协商新报;2006年
6 赵利芳;20员工状告甘肃东航“不守法”[N];甘肃法制报;2008年
7 高罗胜 缪友清 姜宏强;金坛“劳务派遣制”有效破解民工难题[N];常州日报;2005年
8 记者 蓝云 实习生 黄若凌;我省将做大劳务派遣市场[N];福建日报;2003年
9 蓝云;劳务派遣,带活就业一盘棋[N];福建日报;2003年
10 肖玉保 吴铎思;福建:工源不足劳务派遣处境难[N];工人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亚南;分析实证语境下反垄断复合法律关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杨运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虎;萨维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朱孟强;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学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爱君;电子货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韩光明;不动产相邻关系规则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周清林;权利能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崔玲;我国劳务派遣立法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09年
3 胡顺松;我国劳务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颖;法治视野下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5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朱楠楠;我国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政霖;论劳务派遣模式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皓;劳务派遣关系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2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