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解雇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7:03

  本文关键词:我国解雇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解雇保护是指国家对用人单位自主用工权的一种限制,其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然而围绕着用人单位的解雇权,始终存在着解雇自由和解雇限制的争论。主张解雇自由的国家强调对用人单位自主用工权,而主张解雇限制的国家则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进而对用人单位的解雇权的限制。虽然对待两者的态度有所不同,但是各国都达成共识即对用人单位解雇权进行一定的限制,只是各国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本文在重新认识解雇保护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域外解雇保护制度的考察和总结,进而深入分析我国解雇保护立法及其司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为完善我国解雇保护制度提出一些相关合理的要求。本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解雇保护的一般理论问题,重点在界定解雇、解雇保护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解雇保护产生及其法律性质。 第二章为解雇保护的域外模式比较研究与思考。该章通过考察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的解雇保护制度立法状况,以这四个国家的解雇保护制度为借鉴并得出一些关于建立解雇保护制度的法律启示,以期完善我们的解雇保护制度。 第三章是我国解雇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章介绍了我国解雇保护的立法现状,并指出了我国现行解雇保护制度中存在的没有实行分层重点的解雇保护立法思想、解雇事由、违法解雇责任形式、解雇程序和解雇救济不完善五个方面问题。 第四章是我国解雇保护制度的反思与完善,该章是在针对第三章提出问题,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并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提出了五个对策即确立按照劳动者阶层、用人单位规模大小实行分类、重点解雇保护的立法思想;引入不公平解雇原则;完善违法解雇责任形式;结合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解雇通知期限;建立专门劳动法庭。
【关键词】:解雇保护 解雇原因 解雇程序 解雇待遇 解雇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0
  • 第一章 解雇保护的一般理论问题10-15
  • 1.1 解雇保护概念的界定10-11
  • 1.1.1 解雇的界定10-11
  • 1.1.2 解雇保护的含义11
  • 1.2 解雇保护的产生及其原因分析11-13
  • 1.3 解雇保护的法律性质13-15
  • 第二章 解雇保护的域外模式比较研究与思考15-21
  • 2.1 解雇保护的域外模式考察15-18
  • 2.1.1 解雇原因的规定15-16
  • 2.1.2 解雇程序的规定16
  • 2.1.3 解雇待遇的规定16-17
  • 2.1.4 解雇救济的规定17
  • 2.1.5 小结17-18
  • 2.2 域外解雇保护模式的思考:启示与借鉴18-21
  • 2.2.1 解雇保护制度的设计必须兼顾劳资双方的利益18-19
  • 2.2.2 解雇保护制度的设计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19-21
  • 第三章 我国解雇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1-33
  • 3.1 我国解雇保护的现状21-24
  • 3.1.1 我国解雇保护的立法现状21-23
  • 3.1.2 我国解雇保护的立法规制效果23-24
  • 3.2 我国现有解雇保护法律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33
  • 3.2.1 没有确立实行分层重点的解雇保护立法思想24-26
  • 3.2.2 解雇原因限制不完善26-27
  • 3.2.3 违法解雇责任形式不合理27-29
  • 3.2.4 解雇程序规范不足29-30
  • 3.2.5 解雇救济制度不完善30-33
  • 第四章 我国解雇保护制度的反思与完善33-45
  • 4.1 对我国现行解雇保护制度的反思33-36
  • 4.1.1 解雇保护制度的理论反思33-35
  • 4.1.2 中国解雇保护制度的反思35-36
  • 4.2 完善我国现行解雇保护制度的思考36-45
  • 4.2.1 确立按照劳动者阶层、用人单位规模大小实行分类重点解雇保护的立法思想36-38
  • 4.2.2 引入不公平解雇原则38-39
  • 4.2.3 完善违法解雇责任形式39-40
  • 4.2.4 结合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解雇通知期限并建立行业工会40-43
  • 4.2.5 建立专门劳动法庭43-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情况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波;;解雇保护司法救济中的法益衡量——对解雇争议的实证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荣婷;;见贤思齐,师夷长技——浅谈法国劳动法对中国的启示[J];法国研究;2007年01期

3 林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制度创新及影响评价[J];法学家;2008年02期

4 黎建飞;;劳动合同解除的难与易[J];法学家;2008年02期

5 许建宇;;劳动合同的定性及其对立法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杨德敏;;论用人单位单方解雇制度[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李晓霞;;美国与德国劳动法律体系概述与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9 冯彦君;董文军;;中国应确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以实现劳动司法的公正和效率为目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常凯;;常凯:三十年来劳资关系的演变历程[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剑平;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胡敏;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雯雯;中法两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焦岗;我国劳动法制中解雇保护制度的评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刘丽珍;解雇保护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刘晓灿;结社自由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解雇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0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1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